《鄉土中國》是費孝通先生對鄉村社會學的講學中整理的論文,講述了鄉土中國的一些特色。在中國的農村,生存延續了數千年,在以農業為主的社會里,它有著穩定的因素,因而一直是在緩慢的前進。然而隨著現代化的不斷發展,我們的鄉土社會也在時代的腳步下漸漸的發展。鄉土社會只有與時俱進,才能更好的發展生存下去。
在鄉村的農業、熟悉等關系維系的情況下,使得鄉村社會依然保留著部分的“鄉土性”的特征。與此同時,在鄉村結構上,社會結構的個人家庭以及區域方面都呈現出分化與多樣化的趨勢。而且,在轉型過程中,農村建設與治理過程中公共性越來越強。
中國是自我主義,而在差序格局中,群體的界限并不那么清楚,比如說,家庭,在鄉下,家庭可以很小,但是,一到有錢的地主和官僚階層,可以大到像個小國。
這樣從自我主義,也就是以己為中心的格局推出去,中國傳統社會里一個人可以為自己犧牲家,為了家可以犧牲黨,為了黨可以犧牲國,為了國可以犧牲天下,這與治國先齊家,齊家先修身是一致的,只不過一個向外推,一個向里推而已。
中國的道德和法律,也建立在這樣的差序格局的基礎上,都得看所施對象和自己的關系加以程度上的伸縮,在這種社會里,一切普遍的規則并不發生什么作用,一定要問清了對方是誰,和自己有什么關系后,才能拿出什么標準來,這就很能解釋,為什么會出現包庇了在熟人社會里,任何東西都是熟的,每一天的生活都很相似,所以依靠經驗,一代一代的傳承,這就形成了一種長老權利,這是一種教化性的權利。
一個家族在同一個地方耕種多年,土地不夠用,便有人脫離這個村莊,去尋找新地。在新的地方安下家來,也仍和老家保持聯系,因而有籍貫之說,但是親戚也不過體外之己,因而并不適合發生經濟關系,所以村里人通過外村人交易,外村人也往往成為一村之商家,陌生間的交易需要契約,所以地緣是契約社會的基礎,而血緣是身份社會的基礎。
讀完《鄉土中國》我深刻明白作為一個學者,費老對中國鄉土社會認識的透徹。
中小學寫作指導、寫作素材、優秀作文以及有獎活動
盡在“作文網”微信公眾號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作文網微信
ID:www_zuowen_com
關于我們 | 營銷合作 | 友情鏈接 | 網站地圖 | 服務協議 | 投稿須知 | 問題反饋 | 聯系我們
京ICP備09032638號-30 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備案編號:1101081950號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56762110 舉報郵箱:wzjubao@tal.com
作文網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5-2021 www.jialitanye.com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