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完史鐵生的《我與地壇》,我深深地被他的經歷觸動,一個殘疾但并不消極的史鐵生,他告訴我們身體可以殘疾,但他的精神不可頹廢,地壇是他的精神不可頹廢,地壇是他的精神家園,在地壇中他想透了許多事,看透了生死,理解了生命,他找到了力量的源泉,走出困境,重塑自我。這也使我不禁思考著,我心中的“地壇”是什么?
每個人都有焦慮、低落的時候,這時有些人或許通過與親人朋友聊天緩解壓力痛苦,有些人通過看電視,打游戲或是吃東西轉移注意,亦或是出去轉轉看看美景散散心。山上幽靜的小亭子,涓涓流淌著的小溪旁,桂花樹下的秋千上。
是的,這里無人打擾,是屬于你的小天地,但是并不是所有情感都能夠得到“安撫”,情感變了眼中的景也變了。我走進房間,透過窗子望著公園,一束陽光穿過云層射向窗臺,顯得那么刺眼,對面的樹葉有些發黃,帶著幾抹暗綠色。好像天空并沒有想象中那么湛藍,反而有些灰蒙蒙的,樹開始變得模糊,我決心不在看它,轉過身瞥見了那許久被忽視的一角。
從何時開始我變得如此不愛看書了,書架上的書依舊很久很久以前那樣靜靜的躺著,不同的是朧上了一層厚厚的灰。曾經所有的委屈,難過都將在這里得到發泄,書仿佛一劑良藥,填補我日漸空虛的心靈,我已經好久沒有安靜地坐下來,看看書了。
在這里外界與我隔絕,這里,只有我一個人,是只屬于我一個人的天地,我在這里遨游,無論多久,無人打擾,自由自在。而如今我再次踏入,卻和以往的感覺有所不同,有些陌生,或許是時間的原因吧。
看向一排排整齊的書本,看著那些書名,是從前甜蜜的回憶。第一排是各種名著,詩歌集,作文以及各種資料。曾經的我常常捧著一本《世界未解之謎》研究半天,反復讀還是一知半解,但我卻仁樂在其中。讀保爾的故事,聽名人的傳奇故事,回憶如潮水般涌入腦海中。這不禁又讓我想起一句話,“回憶是個很神奇的東西,它生活在過去,存在在現在,卻能影響未來。”
第二排書是小學時最愛的,曾經有人建議我把這些書放起來,但是我不想這么做,大概看著它們覺得安心吧。畢竟,他們陪伴我成長,是它們在我孤獨時陪我熬過來的。每本書甚至每一頁都是美好的回憶,是它們讓我的童年充滿歡樂和色彩。小時候尤其鐘愛沈石溪的動物小說,那本《狼國女王》讀了又讀,總是不過癮。
還有楊紅櫻的《笑貓日記》是我最愛的書,陪伴我成長,我也從中喝了不少心靈雞湯。有關這系列的所有書幾乎全都被我買回來了,每一本都讓我感動,迷戀,是它讓很少交流的我厚著臉皮向同學借書。它是我的伙伴,陪伴著我,給我勇氣,鼓動我前行。再往下就有許多類型的書了,有恐怖的,娛樂的,啟迪性的......
那本《妖精的小孩》是我的摯友,訴說我的心聲。不同的是從前是對主人公的同情和不平,而現在更多的是對故事的思考更能體會到她內心的矛盾命運的不公,但是她最后能樂觀接受并且以愛回報這個世界,從她的故事中我能夠得到動力,得到慰藉。然而從前那種熱情已經慢慢褪去了,我竟然說不上喜歡它的理由了,讓我覺得陌生,仿佛第一次走過。
當然,我還有一個秘密藏書閣,是我的精神支柱,不同的書齊聚于此,哲學類的,古墓探索,魔法世界,歐洲歷史,在其中穿梭。在這里的時間是最美好的,忘記了煩惱,仿佛外界隔絕。
翻開那本很久未動的書,那行文字拂去心間的陰霾,什么東西仿佛偷偷溜入心間:她以為命運對她不公,以為自己所承受的就是天地下最大的痛苦,但世間活著的千千萬,她并不是最特別的一個。有多少人在孤獨中跋涉,在痛苦中行走,有的人生下來就看不到光明,有的人摔斷了雙腿,卻用手支撐著走路,有的人窮困潦倒卻因喝到一碗熱湯而感謝上帝。
有時候我們只看到自己的痛苦,放大自己的痛苦,讓仇恨蒙蔽了雙眼,結果越陷越深,最終被絕望束縛。人的命運就像空中的云,風來時漂浮,風停時靜止。
所有人都羨慕云的無拘無束,自由自在,但到最后它不過是任風驅使。人生在世,有多少人能夠選擇自己喜歡的路?隨性而生,卻不能隨性而活。人在世界上所經歷地,如朝花迎露,如秋樹落葉,總會來來去去,去去來來。
每次閱讀都是一次不同的體驗,好像尋寶游戲。書中的道理雖然不能完全讀懂,但反反復復總能讀懂,生活中的點點滴滴,總能看透。這一次,又是一次不同的體驗。
中小學寫作指導、寫作素材、優秀作文以及有獎活動
盡在“作文網”微信公眾號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作文網微信
ID:www_zuowen_com
關于我們 | 營銷合作 | 友情鏈接 | 網站地圖 | 服務協議 | 投稿須知 | 問題反饋 | 聯系我們
京ICP備09032638號-30 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備案編號:1101081950號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56762110 舉報郵箱:wzjubao@tal.com
作文網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5-2021 www.jialitanye.com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