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家語》中:“言必誠信,行必忠正。”誠信作為中華民族傳統美德之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之一,歷經千年風霜,仍舊熠熠生輝。
《荀子》中曾言:“君子養心莫善于誠。”“誠”一字,正如源頭之活水,是正直的始源。然而在今社會中,多少人利欲熏心,在貪欲中失了“誠信”,失去了“忠正”,失了可貴的品德,更失了為人的立身根基。在失信的不歸路上越走越遠,最終釀成大錯。
誠信,是一言既出駟馬難追的君子胸懷。大軍事家韓信曾經生活貧困潦倒,為求生在城下垂釣,一位老婦見其臉色蒼白,便接濟他。韓信深受感激,立下報恩誓言。多年后,他衣錦還鄉,將老婦接入府中,頤養天年,以示知恩圖報。本當是隨口表達的恩謝,卻看到了一位青年從落魄書生到開國功臣,君子報恩十年不晚。多少年過去,韓信享于榮華富貴中,卻不忘當年誓言,不忘報當年之恩。其心也“誠”,其行也“信”。正是這錚錚誓言中的誠信,成就了一代“兵仙”,一代君子!
誠信,是促進社會進步,國家富強的不竭源泉。子曰:“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人無信不立,國無信不立,個人有了誠信,生命之舟得以遠航;國家有了誠信,才能在時代滾滾的浪潮中站穩腳跟。然而,偏有人把誠信當成可以戲弄的玩物——周幽王為博褒姒一笑,竟點燃了戰時求援才可點燃的烽火,戲弄了諸侯。褒姒看后果真大笑,但最終西戎入侵之際卻無援手,西周覆滅。可見,丟掉了誠信,國家的傾覆也在須臾之間。
誠信,是一切美好的開端。杜堂語曾語:“正直自持,則外邪不能侵。”在當今浮華的世界,堅守自我并不易。但時間如熔爐,能將有信念的人的品德淬煉成金,成為最寶貴的財富。若能永遠保心中那盞不滅的燈,那么外界的黑暗便難以將自己吞噬。日本推銷大師原一平在最窮困潦倒時也不欺騙客戶,最終獲得支持與信賴。試想,若他欺騙客戶,可能取得一時的利益,但最終也會被客戶唾棄。而當今社會,不知有多少無良商家打著良心的旗號,不知羞恥、不知利害地賣假貨、賣假藥,最終害人害己。心正則行正,行正則信立,信立才能創造美好的社會。
古有季布一諾千金,商鞅立木為信,言行體現品德,而誠與信,恰是為人品德最閃光的部分。對此,我想說:若有人兮天一方,誠為衣兮信為裳。
中學生寫作指導、寫作素材、優秀作文以及有獎活動
盡在“作文網”微信公眾號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作文網微信
ID:www_zuowen_com
關于我們 | 營銷合作 | 友情鏈接 | 網站地圖 | 服務協議 | 投稿須知 | 問題反饋 | 聯系我們
京ICP備09032638號-30 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備案編號:1101081950號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56762110 舉報郵箱:wzjubao@tal.com
作文網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5-2021 www.jialitanye.com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