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發火的時候,想事情會失去理性,做事情會失去效率,甚至發生悲劇,生活被怒火吞噬著。如果和脾氣暴躁的人一起生活,就如同行走鋼絲,因為你永遠不知道他們何時會爆發。因此在美國,緩刑犯、假釋犯、家暴者和容易動肝火的男男女女,常常被推薦參加“憤怒管理”之類的課程。
在心理學領域,美國臨床心理學家斯坦頓·E·塞姆諾認為,憤怒是具有破壞性的情緒,會使人際關系疏遠,導致情感上、身體上和經濟上都有損失。憤怒的背后是恐懼,害怕無法控制局面,或者情勢威脅到脆弱的自我,因此將自我形象建立在對別人的控制之上的人是最容易憤怒的。以“路怒癥”為例,在路上碰到搗亂搶道的司機,大多數人會退讓躲避,盡管心里光火,但不會跟這個不認識的人過不去。喜歡控制的人卻火冒三丈,非要沖上去“教育”一下對方怎樣開車,于是就闖大禍了。
因此,塞姆諾建議,如果我們改變想法,不要總想控制別人,以及控制自己控制不了的東西,那么憤怒就會大大減少。幫助憤怒的人,就要讓他們意識到自己錯誤的想法,目標是征服或減少怒氣。
美國心理學家里昂·F·塞爾澤則認為,征服憤怒是不現實的,因為憤怒是人類固有的本能,是覺察到威脅或者侵犯后的反應。如果能夠頂住挑釁,怒火會令我們強烈地分泌腎上腺素,變得更強大,否則我們被嚇倒,只好偷偷溜走。他認為,盡管憤怒是破壞性的情緒,但并不都是壞的,不能一概而論。很多時候,心里出現的憤怒其實是一種信號,警示自己:別人的要求是不合理的,沒有尊重我們的基本需要、權利和界限。如果缺乏憤怒的信號,你就容易被別人利用,就容易成為受害者,例如沒完沒了的無償加班,不能拒絕不情愿的性行為等。而且,在有意控制之下的憤怒往往能強有力地表達自己抗爭的聲音,例如當孩子鬧得很兇,家長克制怒火,提高嗓門抗議,便能贏得孩子的注意。
塞爾澤認為,憤怒的背后除了恐懼,還可以是沮喪、失望等。例如,你在禁止超車的路段被前面一輛車速低于限制速度30碼的慢車擋住,你難免發怒——這種憤怒就不是恐懼造成的。還有很多情況下,憤怒是受到了傷害的結果,例如戀人拒絕了你,讓你很憤怒,其實憤怒是為了緩解你一時無法承受的痛苦。此外,罪惡感和羞恥感也可能躲藏在憤怒的背后。
中學生寫作指導、寫作素材、優秀作文以及有獎活動
盡在“作文網”微信公眾號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作文網微信
ID:www_zuowen_com
關于我們 | 營銷合作 | 友情鏈接 | 網站地圖 | 服務協議 | 投稿須知 | 問題反饋 | 聯系我們
京ICP備09032638號-30 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備案編號:1101081950號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56762110 舉報郵箱:wzjubao@tal.com
作文網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5-2021 www.jialitanye.com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