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節(jié)氣中,小滿并不像立春、清明那樣為人熟知,但我小時候,卻總盼望著小滿的到來。小滿前后正是打鳥的季節(jié),是孩子們最快樂的一段時光。 這時候南方已是初夏,北方才春意剛濃。樹木披上了新綠,原野透出柔嫩的青色。蟲兒都已開始繁衍,去南方過冬的鳥兒就都陸續(xù)地飛回,沉寂了一冬的大地喧鬧起來。各種各樣的鳥兒在田野水畔、林木梢頭成群地飛來飛去,時而落在新翻的黑黝黝的升騰著濕氣的田壟間蹦跳著尋找著蟲兒,時而停在綠蔭間盡情地歌唱。遍地野花爭奇斗艷,隨處可聞鳥聲婉轉,一個鳥語花香的季節(jié)。 家鄉(xiāng)人管這些每年小滿前后光臨一次的鳥兒叫山雀,以別于常年在房前屋后嘰喳的麻雀。山雀的種類很多,較早到來的有一種叫烙鐵背的,頭和背部都是深綠色,肚子潔白,非常漂亮,叫的也好聽,當?shù)厝私小皶凇薄_有大白眉,麻色的身子,眉部則是一條鮮亮的白道,也十分會歌唱。還有紅頦、黃頦、藍頦,自然是以下頦的顏色來區(qū)分。最晚來的是紅馬鷯,從頭到尾一片火紅,腹部卻是黃色,也是一種既漂亮又善于鳴叫的鳥。東北有農諺:小滿雀來全。小滿前十幾天,是鳥數(shù)量最多,種類最全的日子。小滿一過,鳥們就逐漸離開,據(jù)說是飛到山里產卵孵仔去了。剩下的只有一種叫馬糞球子的灰色小鳥,在灌木叢中跳來跳去。這種鳥,不怕人,很容易抓到,但因為個頭太小,也不好看,孩子們都不喜歡。 我小時候,農村孩子讀書的不多,這時地已經種完,沒什么活可干,于是就跑來跑去打雀。打雀主要用鐵絲擰成的帶彈簧的夾子,在銷子上拴一個從秫秸或玉米秸中扒出來的白色的小蟲,把全部埋在土里,只讓蟲子露在外面,當鳥看見蟲子去啄時,銷子拉離了支著夾子的竹棍,夾子就夾住了鳥的脖子。我家村前有一個大坑,是村民們取土脫坯蓋房日積月累留下的,坑中間積著一大洼水,周圍長十幾棵柳樹,這里成了打鳥的最佳所在。孩子們把夾子早早埋在水坑周圍,躲到不遠處誰家場院一段土墻后面,耐心地等待著。 九十點鐘后,天逐漸熱起來,鳥兒結成群結隊飛來落在樹上,先是各展歌喉,盡情地鳴唱。唱累了,叫渴了,就紛紛飛下樹去到坑邊喝水。當它們看見鮮活的還在不斷爬動的白蟲子時,忍不住嘴饞去啄,于是就上了孩子們的當,走上了不歸路。當一個、兩個、甚至更多個同伴被牢牢地夾住的時候,其他的鳥兒還不知曉,仍然喝水的喝水,找蟲吃的找蟲吃。可當一只小鳥僥幸沒有被夾死,撲楞著翅膀掙扎起來,才驚動其它鳥兒紛紛飛起逃離。孩子們見鳥群飛走了,就爭先恐后從土墻后面鉆出來,拼命往水坑跑。見到自己夾子夾到了獵物的,自然異常高興,取下死鳥,重新把夾子埋好。見到自己夾子仍然靜靜地埋在那里的,只得悻悻地重新回到短墻后面等待下一個鳥群飛來。 孩子們常常是午飯都顧不得回家吃,直到下午三四點鐘,來喝水的鳥逐漸稀少了,才帶著戰(zhàn)利品回到各自的家中。煮晚飯時,大人把死鳥用菜葉包好,放在灶堂里燒熟,分給孩子們吃。對于一年才吃一次肉的孩子,小鳥自然是難得的佳肴,細細地撕開才麻雀大小的山雀的翅膀、大腿、胸脯,甜嘴咋舌地一點一點地送入口中,連肚腹里面的小小的心肝都小心地摘出來吃掉。在孩子們看來,一只小鳥不亞于一大快豬腿或羊排。有時打著一兩只活的,又是會“會哨”的,就讓大人札個籠子養(yǎng)起來,掛在窗前。山雀很不好養(yǎng),有吃硬食的,如烙鐵背、紅馬鷯,谷子、米粒什么都吃;有吃軟食的,如大白眉、藍頦就只吃蟲子,最多吃一點蛋黃,很難養(yǎng)。當自己養(yǎng)了一春一夏的小鳥死了的時候,孩子們難免流下幾滴眼淚。 前年回老家看望哥哥,恰逢那天正是小滿。吃晚飯的時候哥哥說了句:“小滿雀來全啊”。我不由得問哥哥的已讀初中的孫子小旭:“農村孩子這時候還打雀嗎?” 小旭一臉的疑惑:“打雀?打什么雀?”
中學生寫作指導、寫作素材、優(yōu)秀作文以及有獎活動
盡在“作文網”微信公眾號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作文網微信
ID:www_zuowen_com
關于我們 | 營銷合作 | 友情鏈接 | 網站地圖 | 服務協(xié)議 | 投稿須知 | 問題反饋 | 聯(lián)系我們
京ICP備09032638號-30 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備案編號:1101081950號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56762110 舉報郵箱:wzjubao@tal.com
作文網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5-2021 www.jialitanye.com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