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末,舒婷一首名為《北京深秋的晚上》的小詩以其奇妙的想象,展現了改革開放之策的力量和人們積極進取的決心。而我們,新時代的青年,也應聽前人在四十年間發出的喧響,看他們拼搏奪下的藍天,成為祖國改革開放大潮中的新動力,應和開放之風的歌唱。
改革開放之風驅散漆黑的夜,鼓舞著人們如風中楊樹般發出喧響,激勵著人們去爭奪屬于自己的天空。君且看,1978年12月的安徽鳳陽小崗村里,18位農民勇敢突破高度集中的生產體制,以極具創新力的承包責任制,去爭奪豐收富足的天空;而90年代的深圳,年僅15歲的朱小妹孤身入城,毅然注冊紐扣公司,在不斷打拼與磨煉中成長,去爭奪服裝行業更廣闊的天空。他們的勇氣和奮斗,受改革開放之策的鼓勵,而又如潮水般洶涌,成為夜的延續,風的留存,激勵著下一代讓人繼續努力。2018年12月,四十年后,小崗村的18位農民被列入改革開放中作出杰出貢獻的個人,成為榜樣與模范,而朱小妹亦登上央視財經頻道,于侃侃而談中展現中國四十年改革風雨歷程。他們是改革開放之風的延續,是對新時代青年立志爭奪更美好的天空的最好表率。
改革開放之風已席卷中國四十年,前輩的拼搏之歌仍在耳畔回響,那是一曲激昂的民族復興的戰歌,鼓舞著每一個中國人加入其中,回應這盛大的歌唱會。改革開放之初,大批學子在國家支持下走出國門,學習西方先進知識。而如今,他們學成歸來,活躍于祖國建設的每一個角落。哈佛博士秦玥飛下鄉為官,一心為民;留美學生許吉如激動演說“中國安全感”,揚華夏國威,促民族自信;更有無數科研學者默默奉獻,潛心研究,鑄得蛟龍號、天眼、C919國產航母等大國重器。他們是這首戰歌的聆聽者,更是這首戰歌的演唱者,他們的每一份努力,每一次付出,都是一段昂揚的旋律,讓我們去聽,去學,去應和。
中國改革開放的歷程已有四十年,但步伐卻從未停歇,作為新時代的青年人,我們更應接過前輩肩上的重擔,回顧和學習四十年間前輩拼搏的智慧與精神,站在改革開放已有的成就上,聽祖國人民團結一致、銳意進取的歌唱,成為國家復興浪潮中的一朵浪花,盡自己所能,讓中國改革開放的成就更加輝煌。
四十年過去,舒婷小詩中的風依舊吹拂,余勇可賈,而它引起的潮水般的喧響與葉子的應和,必將更加響亮!
中學生寫作指導、寫作素材、優秀作文以及有獎活動
盡在“作文網”微信公眾號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作文網微信
ID:www_zuowen_com
關于我們 | 營銷合作 | 友情鏈接 | 網站地圖 | 服務協議 | 投稿須知 | 問題反饋 | 聯系我們
京ICP備09032638號-30 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備案編號:1101081950號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56762110 舉報郵箱:wzjubao@tal.com
作文網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5-2021 www.jialitanye.com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