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不動筆墨不讀書。”的確,寫好讀后感,既能促進我們去認真閱讀理解有關的文章,從而提高我們的閱讀能力,同時又是發展思維提高我們寫作能力的有效方法。希望同學們都能結合平時的閱讀,多寫出一些高質量的讀后感來。
讀后感,是讀了一篇文章或一本書后,將自己的感想和體會寫成的文章。它是讀書筆記的一種形式。常寫可以幫助學生提高理解能力,分析能力,自學能力,幫助學生豐富知識,提高寫作能力,還可以幫助學生提高審美能力,辨別善惡,真偽的能力。
那么,如何寫好讀后感呢?
一、認真閱讀,做好筆記。
讀后感或體會,“讀”是“感”的基礎,“感”是“讀”的延伸、發展。首先要認真讀,要理解主要內容、寫作意圖。其次是對文章中的時間、地點、人物和事件等方面弄清楚,做好讀書筆記。《烏塔》一文,寫了14歲的德國女孩烏塔獨自一人游歐洲的故事,表現了烏塔的自強和獨立生活的能力非常強。讀了這課要學習烏塔的自強、自立的可貴精神。
二、聯系實際,有感而發。
讀后感或體會,一定要聯系社會實際或自己的思想實際,要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如一位同學寫《樹立心中的榜樣》一文,聯系自己和幾位小朋友學盲人爺爺走路,戲弄他摔了一跤的惡作劇,與書中的小姑娘作對比,“我”心里感到內疚、后悔……這樣寫合情合理,感人至深。又如,一位同學讀了《烏塔》以后,寫了烏塔雖然獨自在異國他鄉旅游,但是能在旅館里“睡得正香”,自己安排旅游活動,自己收拾東西,按時外出游覽,體現了她很有經驗,從容不迫。而“我”呢?有一次去仙樓山玩,看見路旁有一條長蛇,嚇得飛快跑,結果摔了一跤,腳流出了鮮血,哭得傷心,與烏塔比起來,真是不好意思。
三、觀點鮮明,敘議結合。
讀后感常用的手法是夾敘夾議。自己怎么想就怎么寫。把想法、收獲寫具體、寫深刻。如一位同學寫《讀燭光里的微笑》一文,看到書中所寫班上舉行悼念活動的場面,“我深深地感動”,用“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的詩句來贊美老師的無私奉獻精神,表明長大要當一名教師的志向。又如,一位同學讀了《烏塔》以后,在寫作中進行敘議結合,一方面把烏塔最感人的事例概括地寫出來,另一方面聯系自己的思想、行動與烏塔進行對比,學習烏塔自強、自立的精神,做一個好孩子。可見,讀后感要敘議結合,才能生動感人。
我認為讀后感還要注意“四忌”。
一、忌把讀后感變成讀后抄。讀后感,“感”是基礎,是你讀后的深刻感受、體會。因此讀后感,不能把所讀的文章,整段或者整篇地抄下來,這樣變成讀后抄。例如,一位同學讀了《烏塔》以后,把課文中描寫烏塔獨自去歐洲旅游的經過大段地抄下來,占文章篇幅的四分之三,而聯系自己的思想實際,寫得很簡單,像蜻蜓點水一樣,一點也不生動具體。這樣的文章根本不能達到教育人、感染人的目的。
二、忌沒有聯系實際,胡編亂造。有不少同學寫讀后感,沒有根據自己的思想、學習、生活實際,有機地聯系起來寫,而是編造一些不切合自己實際的情況,把它強加在自己的身上,鬧出笑話。這樣寫讀后感就沒有什么教育意義了。如一位同學讀了《雷鋒的故事》以后,為了說明自己的思想覺悟提高了,結果編造了從垃圾堆中撿到一條金項鏈交給失主,經老師查實,純屬編造。這樣寫讀后感不實事求是,既騙人又害己,寫作態度不端正,思想也就不健康了。
三、忌單純聯系實際,沒有敘議結合。有的同學寫讀后感,雖然也聯系實際,但沒有發表自己的議論,是褒,是貶,是贊頌,還是抨擊、批評,自己沒有鮮明的立場、態度。這樣別人讀了你的文章,像喝白開水一樣,一點也沒有味道。因此,寫讀后感,不僅要聯系自己的思想、學習、生活實際,要聯系社會實際,還要進行評價、議論,這樣才算是一篇比較理想的讀后感。
中學生寫作指導、寫作素材、優秀作文以及有獎活動
盡在“作文網”微信公眾號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作文網微信
ID:www_zuowen_com
關于我們 | 營銷合作 | 友情鏈接 | 網站地圖 | 服務協議 | 投稿須知 | 問題反饋 | 聯系我們
京ICP備09032638號-30 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備案編號:1101081950號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56762110 舉報郵箱:wzjubao@tal.com
作文網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5-2021 www.jialitanye.com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