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簡情思切,意賅理趣深,掩卷內自省,心潮浪濤濤。請諸君與我共觀此圖:一枝雙果,一青一熟,青者仍閉,熟者已開。并附語曰:自己想開即成熟。誠哉斯言,慨由心生,成熟既需自身努力,更須“想開”。
吾儕皆知,積力所舉則無不成,可成熟不只需要積力,更須“想開”。所謂“想開”者,即為一種看待事物通靈透徹的境界,我們生活中常勸人要“想得開”,也即為此意。當我們面臨重大事情時,或許我們邁不出心里的那道坎,不知或無法正視事情,我們便會限陷入困境,這便是“想不開”的表現。一言以蔽之;想開之后,心舒而行。
轉變思維定式,臻于想開之境。許多人固知“想開”之名,卻不知“想開”之法,依吾之見:“想開”還須轉變思維定式。詩人鄭板橋年少時模仿他人書法,可無論怎樣都收效甚微,最終在妻子的啟發下,放棄模仿而追求自我,終為萬世稱頌。在其它公司都選擇依賴外國進口芯片時,華為公司轉變思維定式,自主研發芯片,最終受到國人歡迎。凡此種種,恒河沙數,倘鄭板橋依舊沉溺模仿,又何以成一代大家?倘華為公司隨波逐流,或許早已湮滅在經濟的大潮中。故曰:唯有轉變思維定式,方得“想開”之境。
“想開”之后,心舒而行。光流沄沄,晷刻漸移,回溯歷史,我們俯首于紀伯倫七次鄙夷自己的靈魂,我們驚嘆于梭羅獨居瓦爾登湖,他們所做所為,也都是為了“想開”。“想開”之后,輕裝前行。就像我們生活中常會遇到的問題:廢舊衣服、書籍如何處理?只要我們想開之后,就會知道:學會“斷舍離”,輕裝且前行。由此可見,“想開”之后,“果實”自熟。
“人心是不待風吹而自落的花。”任何人的成熟過程都是自發的,當我們不只是向外馳求,而知向內探求宋時,花兒自落,果實自熟,這一點也與千百年前心學家陸九淵所倡導的“本心體悟”遙相呼應。
“問余何適,廓爾忘言,華枝春滿,天心月圓。”所以,從現在開始,放下內心的成見,“不向人間怨不平,相期浴火鳳凰生”,體味過“想開”的過程,自得“成熟”之碩果。
作者:江門山
年級:高一
作文網專稿,未經允許禁止轉載
中學生寫作指導、寫作素材、優秀作文以及有獎活動
盡在“作文網”微信公眾號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作文網微信
ID:www_zuowen_com
關于我們 | 營銷合作 | 友情鏈接 | 網站地圖 | 服務協議 | 投稿須知 | 問題反饋 | 聯系我們
京ICP備09032638號-30 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備案編號:1101081950號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56762110 舉報郵箱:wzjubao@tal.com
作文網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5-2021 www.jialitanye.com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