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身以為弓,矯思以為矢,立義以為的,奠而后發,發必中矣”。楊雄以射箭之喻來說明人對理想的追求,于我心有戚戚焉,吾輩青年自當“修身矯思明理想,立義篤行乘長風”。
理想是生命之花,是青春之蕊。追求理想就如射箭,要想“發必中”,就應具強弓,發良矢,立高的,然后傾力射之。
“修身以為弓”,射箭射得準,自當有良弓在手,正所謂“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修身種德恰是處事之根、立業之基,“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遠者,必浚其泉源。”一生做著“禾下乘涼夢”的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他幾十年如一日,廢寢忘食,殫精竭慮,修身種德,淡泊名利,為“形正則影直,身正則天下治”做了生動的詮釋。而事業如日中天的“鋼琴王子”李云迪卻背離修身之道,做出了令人所不齒的齷齪之事。“黑白琴鍵容不得黃”,李云迪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價,身敗名裂,令人嘆惋。“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吾輩自當銘于心,篤于行。
“矯思以為矢”,光有強弓,沒有良矢,斷不會“發必中”,強弓和良矢相輔相成,密不可分。“修身”自須“矯思”,矯思就要端正思想,“消殺得妄心盡,而后真心見”。“年過古稀未伏櫪,猶向蒼穹寄深情。”中國探月總工程師孫家棟,7年學飛機、9年造導彈、50年放衛星,一心報國,滿腔熱血,始終堅持國家利益高于一切,看名利淡如水、視事業重如山。這就是“心正”,矯思方能心正,心正方能術端。為人如習武,須知“魔由心生”,習武一旦走火入魔,輕者武功盡廢,前功盡棄;重者絕氣斷腸,一命嗚呼!“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心在正確的軌道上,人生才不會偏航。
“立義以為的”,有了強弓、良矢,沒有箭靶,也只能茫然四顧,不知所措。“立義”就是箭靶,就是目標,就是人生為之奮斗的意義所在。“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這就是古人給出的人生“高義”。“義”是范仲淹“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憂國憂民,是林則徐“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的家國情懷,是“敦煌女兒”樊錦詩扎根大漠、甘于奉獻的人生堅守,是“燃燈校長”張桂梅傾盡心血、阻斷教育貧困的無怨無悔。而今,民族復興的接力棒交到了我們新青年的手中,我們當以“勇擔時代使命,助力民族復興”為人生之“義”,黽勉苦辛,砥礪前行。我輩立義出蓬蒿,誓做棟梁凌云高。
“奠而后發”,“發”就是行動,有“高的”在前,有強弓在握,有良矢在弦,不去行動,那無異于“夢里走了很遠很遠的路,醒來還是躺在床上。”再高的山,一步一步去爬,終能登頂;再遠的路,一步一步去走,終能抵達。“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中國航天作為后起之秀,秣馬厲兵,一鳴驚人。神舟飛天、嫦娥攬月、祝融探火……中國正以切切實實的行動奔赴更加廣闊的星辰大海。“道阻且長,行則將至”,行動才是成就夢想的王道!
沒有理想的人生,必定黯然無光,枯萎凋零。有了理想,而不諳追夢之道,不去“修身、矯思、立義”,極有可能墜入深淵,萬劫不復。深諳追夢之道,而不付諸行動,理想亦不過是鏡花水月、海市蜃樓。
“躺平要不得,佛系也當棄。若為理想故,須明射箭喻。”吾輩新青年欣逢盛世,大有可為,自應“修身矯思明理想,立義篤行乘長風”,必定“會挽雕弓如滿月,一矢中的萬丈光!”
作者:王玉朋
作文網專稿,未經允許禁止轉載
中學生寫作指導、寫作素材、優秀作文以及有獎活動
盡在“作文網”微信公眾號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作文網微信
ID:www_zuowen_com
關于我們 | 營銷合作 | 友情鏈接 | 網站地圖 | 服務協議 | 投稿須知 | 問題反饋 | 聯系我們
京ICP備09032638號-30 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備案編號:1101081950號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56762110 舉報郵箱:wzjubao@tal.com
作文網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5-2021 www.jialitanye.com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