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物皆須變,唯心必永恒——題記
圓,被稱為這世上最美的圖形。這其中的功勞便不得不歸于圓規(guī)。曾經(jīng)好奇地問過老師:為什么這樣平凡的東西能夠構(gòu)建出這般圓潤而完美的圖形?—因為它心不動,腳在走。初心不改,思想?yún)s從未止步。這是老師告誡我們的話。正如愛因斯坦的相對論一般,變與不變并非絕對,該變則變,該守則守,方能贏得光明未來。
變,是必然的。光陰流轉(zhuǎn),時代變遷,他們不斷地流逝,從未止步。
縱觀歷史,我們可以看到王朝的不斷改變:從公天下到家天下,第一個王朝夏的建立,再到第一個統(tǒng)一的多民族的國家秦,經(jīng)歷數(shù)個朝代的繁華之后,鴉片戰(zhàn)爭打亂了這一切,最后中國走向了近代與未來。每一個朝代都吸取了前朝的教訓(xùn),將政策不斷地進行改變,因此不斷繁盛,然而清朝盲目的閉關(guān)鎖國導(dǎo)致了中國的落后,不變,為我們留下了慘痛的教訓(xùn)。
走向戰(zhàn)場,風云變幻,頃刻之間,局勢便已然顛倒。行兵詭譎,兵不厭詐,瞞天過海,圍魏救趙,瞬息之間,戰(zhàn)況數(shù)變,鹿死誰手,猶未可知。在這樣的場面下,若只能空套書中的兵法,不曉變通,那終將是紙上談兵,空負了數(shù)十萬生命。
科技的不斷發(fā)展,時代的不斷進步,無時無刻不在告訴我們“變”的重要性。人們奔赴未來,迎接我們的是無限的希望,同時也伴隨著危機。正如1937年利·范·瓦倫所提出的紅皇后假說所告訴我們道理:不進即是倒退,停滯等于滅亡。只有不斷地向前奔跑,才能保留在原地。
變,極為重要。這是否意味著他的對面——不變就不重要了呢?自然并非如此。變與不變的重要性是平衡的。他們置身于同一天平上,相互依存。萬物皆在變,若不變,不會落后于時代嗎?確實如此,綜上所述,皆為變之重要性。然而變是有前提的:思想的改變是跟隨時代、科技的創(chuàng)新是改進時代……變化的始終是外物,是為跟隨時代而行,然而無論外界如何變化,唯初心不可改。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忍不拔之志。”蘇軾一生多次被貶,人生道路上無比的坎坷,然而他心性樂觀,一生為國,初心不改,終是名垂千古,留下了無數(shù)的偉績。“兩表酬三顧,一對足千秋。”諸葛亮為報劉備的知遇之恩,鞠躬盡瘁,死而后已。至今西城上仍回蕩著他安之若素的琴聲,五丈原前尚留存著他“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的遺憾。生雖死,名永存。“雖體解吾猶未變兮,豈余心之可懲。”流言四起,君臣異夢,兩度流放,小人中傷,屈原卻仍心系舊國。不甘屈服,不愿退縮,最終屈原帶著他的堅守,一躍而下,與汩羅江的波濤定格成了永恒的風景。陶淵明亦是如此,他不愿屈服與官場的黑暗,因此堅守本心,回歸田園。“衣沾不足惜,但使愿無違。”是他一生的堅守……從古至今多少英雄為守本心,無論路途多么艱苦,也愿堅持在黑暗中行走?有多少豪杰不愿屈服于黑暗,改變初心而愿之付出生命?外界的變化翻天覆地,唯有人之初心從未改變。不變,亦是必然。
變與不變,本身就沒有一個確切的答案。他們相互依存,相互改變。外物的變化會導(dǎo)致人內(nèi)心的改變,人內(nèi)心的改變,也會促使著外界的變化。我們?nèi)缃袼幍倪@個世界是那樣的繁華喧鬧,生活節(jié)奏是如此之快。對比過去,我們已經(jīng)改進了太多,對比將來,此時的科技或許還算落后。但是無論如何改變,我們當謹記初心,如真空中的光速一般,無論在任何參考系下,速度恒定不變。如此,我們方能贏得光明未來。
文章作者:黃若涵
作文網(wǎng)專稿,未經(jīng)允許禁止轉(zhuǎn)載
中學(xué)生寫作指導(dǎo)、寫作素材、優(yōu)秀作文以及有獎活動
盡在“作文網(wǎng)”微信公眾號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guān)注作文網(wǎng)微信
ID:www_zuowen_com
關(guān)于我們 | 營銷合作 | 友情鏈接 | 網(wǎng)站地圖 | 服務(wù)協(xié)議 | 投稿須知 | 問題反饋 | 聯(lián)系我們
京ICP備09032638號-30 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備案編號:1101081950號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56762110 舉報郵箱:wzjubao@tal.com
作文網(wǎng)版權(quán)所有 Copyright © 2005-2021 www.jialitanye.com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