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有一個理論廣泛傳播——只要在某個領域堅持練習,就可以精通這個領域。這個說法也就是古人的“熟能生巧”可是,在人們涉足的領域越來越廣,生活節奏不斷加快的現代,“熟能生巧”似乎逐漸失效,甚至變成了“熟難生巧”。
熟能生巧,是古人對于生產生活的經驗和規律作出的總結。但是,從前的人大多從事種植業和手工業等重復性強、耗時長、對經驗要求高的勞動。而現代人從事的工作靈活度更高、不同工作的聯系性更弱、對于效率的要求更高,讓人難以“熟能生巧”。
從前的工匠,在千百次的重復中積累經驗,最終成為一名“好工匠”。但是在現代,人們難以通過熟練提升自己,反而會消耗大量的時間在“熟練”上。
更進一步,從前的人,也不一定靠熟練生“巧”。
梵高早年曾做過職員和商行經紀人,還當過礦區的傳教士,但這些經歷都沒能是他“生巧”,反而耽誤了許多時間。直到他投身于藝術創作,才取得了成功。伽利略的家人都希望他可以做一名醫生,于是讓他在醫學院學習,但這也沒使他“生巧”。不過,伽利略對于數學和物理很感興趣,常常站在門口聽數學課,最后,他因此取得了成功。
由此可以看出,重復與熟練并不一定使人“生巧”,但是興趣可以決定人的方向。
看看現在,許多家長為了讓孩子變得“多才多藝”,強迫孩子上不感興趣的“興趣班”。在這種機械的重復中,孩子沒能“生巧”,反而“生銹”——在重復中消耗了孩子真正的興趣和特長,消耗了本可以用來學習發展的時間,消耗了家長的金錢,破壞了孩子的正常發展,毀了孩子的人生。
由此可見,我們不能一味地追求“熟能生巧”,更不能在“熟”中“生銹”。我們應該去尋找自己的興趣愛好和特長、開發自己的潛力、追求自己的理想,做一個真正“巧”的自己。
文章作者:葉宿夕
作文網專稿,未經允許禁止轉載
中學生寫作指導、寫作素材、優秀作文以及有獎活動
盡在“作文網”微信公眾號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作文網微信
ID:www_zuowen_com
關于我們 | 營銷合作 | 友情鏈接 | 網站地圖 | 服務協議 | 投稿須知 | 問題反饋 | 聯系我們
京ICP備09032638號-30 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備案編號:1101081950號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56762110 舉報郵箱:wzjubao@tal.com
作文網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5-2021 www.jialitanye.com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