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有孟母三遷,育出圣賢儒人。而今,眾多家長們也做“侯鳥,”隨孩子求學“遷徙”多地。我以為,家長的教育應如放風箏,將風箏線緊抓在手里,任由孩子在藍天飛翔,飛高望遠。
龍應臺曾感言:“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謂父子母女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在小路的這一端,看著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誠然,兒行千里母擔憂。紀伯倫亦有言:“你們的孩子,都不是你們的孩子,乃是'生命’為自己所渴望的兒女”誠哉斯言!孩子是生命獨立且有思想的個體,于世界充滿可能性。家長認為孩子涉世未深,缺乏自律,便把孩子牢牢抓在手里、拴在身邊,連學習這一基本任務都要“侍從左右”。殊不知,那自認為萬無一失的“監視”陪同,會成為抑制孩子獨立的枷鎖,變為扼制個體思想成長的樊籠。所以,家長不妨放松一些,走向戶外,在廣闊的藍天下放飛風箏,藍天渴望他們,他們同樣渴望藍天。唯有飛翔,方可遠矚!
欲育自強君子,應以獨立為基。如陳獨秀者,育出數輩青年之楷模——陳延年、陳喬年,一片丹心報祖國之赤子。他們同五四先賢們并肩,救亡圖存,解放思想,探索嘗試。兄弟二人有獨立思考能力,對父親并非聽從順命,陳獨秀也因此欣慰驕傲。他堅信,大寫的人應獨立有主見。陳獨秀任孩子獨飛,陳延年、陳喬年的人生充滿色彩,為民族大義拋灑熱血,英雄史詩的書寫離不開“母親送兒上戰場”的放手。今修延喬路,延喬路短,集賢路長,盡頭皆是繁華大道。唯有放手培獨立,方可鋪就繁華道!
魯迅曾做文章《我們怎樣做父親》先生曰:“父母對于子女,應該健全的產生,盡力的教育,完全的解放。”親子關系健全,才是家教的基礎。父母盡力教育子女,但應先由孩子高飛,才能“完全解放。”還孩子以個體獨立的生命和人生。“不必追。”是龍應臺目送背影的思考,又何不是眾多孩子的心聲,何不是萬千家長所需的反思。
唯有將孩子放飛藍天,“風箏”式的教育,方能讓孩子主動擁抱萬物,助推人生大寫的成長。
文章作者:袁雪冰
作文網專稿,未經允許禁止轉載
中學生寫作指導、寫作素材、優秀作文以及有獎活動
盡在“作文網”微信公眾號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作文網微信
ID:www_zuowen_com
關于我們 | 營銷合作 | 友情鏈接 | 網站地圖 | 服務協議 | 投稿須知 | 問題反饋 | 聯系我們
京ICP備09032638號-30 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備案編號:1101081950號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56762110 舉報郵箱:wzjubao@tal.com
作文網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5-2021 www.jialitanye.com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