豁達,是汪國真筆下“縱使黑暗吞沒了一切太陽依舊會重新歸來的樂觀”:是季羨林聽雨時“縱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懼”的感慨:更是弘一法師箴言“愛,就是慈悲”的平靜。清風,繞過花枝,去時如詩行;微雨,落滿庭院,來時如舊夢。我們對這個世界的熱愛,因為豁達,所以慈悲。
那是一個用一首詞換一壺酒的時代,也是一個用一首詞換一座城池的時代,而他,作為漫漫長夜中的一顆流星,熠熠生輝,灼灼其華。
世人皆愛蘇軾之詞,我獨愛。月色與雪色之間,他是第三種角色。
事如春夢,人似秋鴻
“人似秋鴻有來信,事如春夢了無痕”。在蘇軾身上,流傳著膾炙人口的一段又一段佳話。青年時進京趕考,被歐陽修賞識,金榜題名;19歲邂逅發妻王弗,不謀而合共題“浣魚池”,締結良緣;在黃岡時與王閏之開辟菜園,也由此傳出一肚子不合時宜等被后人津津樂道的趣事:貶謫途中,不忘與佛印相互打趣…近代著名詩人徐志摩說:“我將于茫茫人海中,訪我唯一靈魂之伴侶,得之,我幸;不得,我命。如此而已。”于蘇軾而言,他的人生伴侶是上述之一,或另有其人,亦或,只是他自己。他是藐視一切豁達鴻雁,是“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的一枝獨秀。
煙火人間,似水流年
王維說:“行到水窮處,坐看云起時”。每個人自出生的那一刻起,就意味著遠離純凈,開始漫步在紅塵的煙火里。在茫茫世海里追逐,尋找所謂的歸宿,其實人又何曾有真正的故鄉,都只是暫將身寄,看幾場春日芳菲,等幾度新月變圓。停留是剎那,轉身即天涯。蘇軾亦是如此。初入官場,蘇軾也曾秉承一顆”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后名”"的忠君報國之心。無奈命途多舛,成事在天,而天妒英才,賦予他一波三折的悲慘生活。是非成敗轉頭空,反過來,我們后人反而要感謝上天,如果不是這一系列的變故,我們也許不會看到他”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的柔情;不會看到他“且將新火試新茶,詩酒趁年華”的激情以及“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的豪情。他曾憧憬“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的華麗天上,卻依舊選擇留在“幾時歸去,作個閑人”的煙火人間,如此豁達,令人雖不能至,心向往之。
生如逆旅,一葦以航
東坡道“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他不同于李白“欲上青天攬明月”的浪漫;不及杜甫“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的悲楚;更無柳永“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的纏綿。他于詩于詞,氣勢如虹,一派天成。他總能詠出“老夫聊發少年狂”的豪邁;寫下“小舟從此逝,江海寄余生”的遼遠,笑談“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的樂觀。蘇軾的詩詞文中,是”一蓑煙雨任平生”的豁達,是“也無風雨也無晴”的平靜。靜心沉思,我們如此渴望命運的波瀾,最后才發現,真正的豁達和慈悲,是內心的淡定與從容,真正的平靜,不是遠離車馬喧囂,而是在心中修籬種菊世界是自己的,與他人毫無關系。愿我們每個人都能端坐磐石上,醉倒落花前。
他是歷史扉頁是的一顆璀璨星辰,驚艷了大宋,媲美了盛唐。無論如何,他永遠是我們心中唯一的蘇東坡,無人取代,無可替代!
這世間故事水流花開且從容,愿你灑脫成一蓑煙雨任平生,守得云開月明,心之所向;靜待春暖花開,素履以往;將人間當作菩提樹,守住心中的明鏡臺。
一一后記
文章作者:張子彤
作文網專稿,未經允許禁止轉載
中學生寫作指導、寫作素材、優秀作文以及有獎活動
盡在“作文網”微信公眾號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作文網微信
ID:www_zuowen_com
關于我們 | 營銷合作 | 友情鏈接 | 網站地圖 | 服務協議 | 投稿須知 | 問題反饋 | 聯系我們
京ICP備09032638號-30 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備案編號:1101081950號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56762110 舉報郵箱:wzjubao@tal.com
作文網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5-2021 www.jialitanye.com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