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告別故鄉的一天,草木都各懷心事。
穿過縣界長長的隧道,我坐在車窗旁,遙望越來越遠而終于消失在天際的村莊。一瞬間,我仿佛能夠聽到故鄉的山最長情的山盟,能夠聽到故里的海最深情的海誓。
故鄉的種種,一時躍至眼前,縈繞心頭,久久不散,沉醉其中。
“萬籟寂,一燈螢,猶記西廂夜。”童稚時的我剛剛開蒙,阿婆怕我無聊,便一邊在旁做針線,一邊伴我讀書。阿婆從未念過書,她常常笑著指書上的字,和藹地問我念什么。阿婆那對知識的虔誠與渴望,無論過去多少年,我都永遠懷有著最清晰也最深刻的感動。
“鐘鼓喧,盛服容,燕泥污棋枰。”還記得在大榕樹的陰涼下,和鄰家孩子們在一起認真地閱讀《紅樓夢》。當讀到寶玉在迎春出嫁前,特地趕往迎春昔日的住處賦詩感懷時,我們都深深地為之動容了。“不聞永晝敲棋聲,燕泥點點污棋枰。”漸漸年長的寶玉懷念起過去與姊妹們生活在一起的美好景象,不禁落下了熱淚。我便回頭笑問弟弟,如果出嫁的是我,你會舍不得我嗎?那稚童搖著腦袋、拼命揮手的反應,如今還會想起,真是又好氣又好笑。
故鄉的老屋,即使飽經風霜,日益黯淡,但卻依然,身姿挺拔。
我還能夠清楚地回憶起,爺爺是如何用一根長長的鐮竿,走在屋前一樹又一樹的槐樹之間,精心地挑選那最香最甜的槐花;我也能夠再次地想起來,奶奶是怎樣坐在一只小板凳上,用農人粗糙的雙手,將那槐花一串一串憐惜地捋下,仔細地去除花梗和葉子;我也還能夠記起來,鄰家阿五奶奶親自給我們捎來美味的桂花糕,用心制成的糕點拋開了一切世俗的附加,由內而外散發出無以言說的清香,而糕點當漫過舌尖的那一霎那,仿佛也漫過了心田里所有的柔軟。
在老屋前,我能夠看見雀鳥、白鴿掠過屋瓦,而后隱入林間消失不見;我能看到飛花、楓葉隨風舞動,渺渺青煙浩浩煙波縈繞十里青山如畫;我能看到草叢間的貓兒懶懶地打著哈欠,能聽到風鈴輕輕與微風和弦……
此情此景,此時此刻,我卻正在離它們遠去,離這片無數年月與之相守的熱土遠去。我也曾悵惘地想,不知再與它相遇將會是哪一夏,那時是誰還在不眠不休,又是誰會來完成我紙上的落拓和窗前的畫?然而,我終有一日要與它告別,也總有一天要與稚嫩的自己告別,從此背起行囊踏上不知去向的路途。
我不舍,我眷戀,但我也充滿希望。那些日光明媚干凈的午后時光,那些清爽迷人令人陶醉的仲夏之夜,那些廣闊天底下無垠的金黃的稻田,那些肥沃土地上淳樸的人們……然而卻就是這樣一種深切的想念,讓一切的一切都變得更加美好,也讓我漸漸地明白,想念是擁有的另外一種形式。而人生,要的就是不辜負。
是,我是會憶起故鄉漁火晚舟的溫柔,烏篷船里搖曳在江南水鄉的如夢似幻,響徹老茶樓的拍案不絕。但正是因為故鄉,所以花開似錦,葉落成詩;也正是因為告別,所以居之無倦,行之以忠;更是因為生而為人、生而為眾生,所以必然終要離開安放我們身體的地域的故鄉,為尋找安放靈魂的精神的故鄉而踏上漫漫旅途。
這天是我告別的一天,我將永藏于心底。
——作者:顧貝寧
作文網專稿,未經允許禁止轉載
中學生寫作指導、寫作素材、優秀作文以及有獎活動
盡在“作文網”微信公眾號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作文網微信
ID:www_zuowen_com
關于我們 | 營銷合作 | 友情鏈接 | 網站地圖 | 服務協議 | 投稿須知 | 問題反饋 | 聯系我們
京ICP備09032638號-30 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備案編號:1101081950號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56762110 舉報郵箱:wzjubao@tal.com
作文網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5-2021 www.jialitanye.com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