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張伯苓的理想
南開中學的創辦者張伯苓16歲時以優異的成績考入北洋水師學堂,學習駕駛。畢業后,他參加了“甲午海戰”,但軍艦一出海就被擊沉,這對他觸動很大。1899年英國強租我國威海衛軍港,張伯苓親眼看見,第一天在港口升起的清朝國旗第二天就降下來了。強烈的愛國心促使他毅然退出海軍,回到天津籌辦學校。他四處奔走,籌集資金,終于在1907年辦起了南開學校。張伯苓一生全力辦教學為國家培養了大批的人才。
分析:只有祖國的富強,個人才有尊嚴。為此,張伯苓不余遺力地創辦學校,希望能以教育培養振興中華的人才,其愛國熱情讓人感動。
話題:“教育與愛國”“人生的目標”
66、于右任的臨終詩
國民黨元老于右任臨終前有詩《望大陸》云:“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鄉;故鄉不可見兮,永不能忘。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陸;大陸不可見兮,只有痛哭。天蒼蒼,野茫茫;山之上,國有殤!”詩作于1964年公開發表,立刻打動了無數中國人的心。
分析:祖國的統一和強盛是華夏兒女永恒的愿望。于右任的臨終詩之所以能打動無數人的心,還在于他表達了這樣的愿望,引發了人們的共鳴。
話題:“故鄉情”“月是故鄉明”“殷殷愛國情”
67、李宗仁的民族情
1955年,李宗仁在美國公開提出反對“臺灣托管”和“臺灣獨立”,主張國共再度和談,由中國人自己解決中國的事情。1965年7月,在周恩來總理親自安排下,李宗仁沖破美國聯邦調查局的干擾,擺脫國民黨特務機關的暗殺,毅然返回祖國,他聲明:“期望追隨我全國人民之后,參加社會主義建設,并欲對一切有關愛國反帝事業有所貢獻。”他還希望留在臺灣的國民黨人,凜于民族大義,毅然回到祖國懷抱,為完成國家最后統一做出貢獻。
分析:為了祖國的和平統一,李宗仁先生敢為天下先的精神和民族大義,將永遠激勵著為統一大業而奮斗的人們。
話題:“心中的豐碑”“祖國的呼喚”
中學生寫作指導、寫作素材、優秀作文以及有獎活動
盡在“作文網”微信公眾號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作文網微信
ID:www_zuowen_com
關于我們 | 營銷合作 | 友情鏈接 | 網站地圖 | 服務協議 | 投稿須知 | 問題反饋 | 聯系我們
京ICP備09032638號-30 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備案編號:1101081950號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56762110 舉報郵箱:wzjubao@tal.com
作文網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5-2021 www.jialitanye.com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