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過年有很多的傳統習俗,經常聽老輩們講過年的趣事。如貼門神,貼春聯,吃年夜飯,放爆竹,給壓歲錢,接神等很多習慣。但是現在我覺得過年越來越沒有什么年味了,但是你知道什么是年味嗎?
其實所謂的年味兒,中國每個地方的風俗都不一樣。現在我們很多小朋友已經對過年的傳統習俗知道的少之又少,那我就來說說春節的傳統習俗吧!
貼門神
門神分三類。第一類是“大門門神”多貼在大門上。第二類是“街門門神”多貼在小門上,這倆種門神都是一黑臉一白臉倆位尊神。第三類是“屋門門神”也是黑白二神,是坐像的。屋門最多的貼“麒麟送子”像,兩個傳粉涂脂梳太子蒄的娃娃,各乘麒麟。多貼在新婚的屋門上,以取吉利之兆。
貼春聯
春聯亦名“門對”“春帖”是對聯的一種。因在春節時仗貼,故名,春聯的一個源頭是桃符,最初人們以桃木刻人形掛在門旁以避邪。后來畫門神像于桃木上。春聯的另一種來源是春貼。如;滿門結彩春花放,舉世澄明玉犬來。迎喜迎春迎富貴,接財接福接平安。以此方式滿足人們喜慶祈福的美好愿望。
吃年夜飯
吃年夜飯,是春節家家戶戶最熱鬧愉快的時候,大年夜,大家都精心準備了豐盛的年菜一桌,闔家團聚,圍坐一起,共吃團圓飯,人們既享受滿桌的佳肴;又享受那份快樂的氣氛。年夜飯的名堂很多,南北各地不同,有餃子,餛飩,長面,元宵等。各有講究,北方人過年習慣吃餃子,是取新舊交替“更歲交子”的意思。又因餃子形狀像銀元寶,象征著“新年大發財,元寶滾進來”之意。
放爆竹
當午夜正子時,新年鐘聲敲響,整個中華大地上空爆竹聲震響天宇,在這“歲之元,月之元,時之元”的三元時刻,以示汪氣通天,興隆盛。孩子們放著爆竹,禮花,歡天喜地。歷代的詩人墨客總是以最美好的詩句,贊頌新年的來臨,王安石的《元日》詩: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給壓歲錢
壓歲錢是由長輩發給晚輩的。我是最喜歡了,大家吃完年夜飯,長輩發給晚輩,并勉勵兒孫在新的一你里學業進步,好好做人。更多的是我們齊聚在一起高呼爺爺奶奶,爸爸媽媽新年快樂!大嚷:“壓歲錢,壓歲錢!”
還有許多地方的習俗都五花八門。總的是喜氣洋洋,我想這也是中國的優良傳統和美德,也一定要保持下來。愿我們的年味越來越濃,也愿中國的明天更加的繁榮富強,人們的生活越來越好!
中學生寫作指導、寫作素材、優秀作文以及有獎活動
盡在“作文網”微信公眾號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作文網微信
ID:www_zuowen_com
關于我們 | 營銷合作 | 友情鏈接 | 網站地圖 | 服務協議 | 投稿須知 | 問題反饋 | 聯系我們
京ICP備09032638號-30 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備案編號:1101081950號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56762110 舉報郵箱:wzjubao@tal.com
作文網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5-2021 www.jialitanye.com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