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闡說】
半世編“小”雜志,一生守大情懷。2020年4月2日,為捍衛語言文字純潔性而奮斗了一生的著名語言學家、《咬文嚼字》創辦人郝銘鑒先生在上海仙逝。先生曾說,“刊物雖小,但語文規范化‘茲事體大’。我們辦的是小叢刊,但需要的是大眼光”。漢字的發展是和一代又一代漢字傳人的努力分不開的。如今先生乘鶴而去,漢字的接力棒已經傳到了我們手里。如何正視漢字的生存現狀,提高漢字的文化地位,讓漢字綻放出更為燦爛的花朵,助力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煥發出更加蓬勃的生命力,是歷史賦予我們的責任,也是先生對后人的期望,我們千萬不可辜負。
【經典事例段】
高階版的“咬文嚼字”,是追求思想情感和語言文字的完美契合。古今中外,許多文豪巨匠都在一處處最細小、最基礎的遣詞造句中,字斟句酌、反復推敲,留下多少“為人性僻耽佳句,語不驚人死不休”的煉字佳話。“文學藉文字表現思想情感,文字上面有含糊,就顯得思想還沒有透徹,情感還沒有凝練。”朱光潛曾一針見血地指出,“咬文嚼字,在表面上只是斟酌文字的分量,但實際上就是調整思想和情感。”
【論證嚴謹段】
語言文字是我們日常生活工作中須臾不可離的交際工具和思維工具。無規矩不成方圓,規范、準確、生動地使用祖國的語言文字,對于我們交流溝通情感、表達思想認識和傳承文化記憶,都有極其重要的意義。盡管如此,社會上卻一直存在一些聲音,認為寫幾個錯別字是細枝末節,無關緊要;規范標點符號是小題大做,沒事找事;詞不達意、文理不通是個性時尚;甚至“無錯不成書,無錯不成刊,無錯不成報”幾成常態。
中學生寫作指導、寫作素材、優秀作文以及有獎活動
盡在“作文網”微信公眾號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作文網微信
ID:www_zuowen_com
關于我們 | 營銷合作 | 友情鏈接 | 網站地圖 | 服務協議 | 投稿須知 | 問題反饋 | 聯系我們
京ICP備09032638號-30 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備案編號:1101081950號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56762110 舉報郵箱:wzjubao@tal.com
作文網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5-2021 www.jialitanye.com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