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6.以公滅私,民其允懷。——《尚書·周官》:以公心滅私情,民眾才會心悅誠服。
218.公家之利,知無不為,忠也。——《左傳·僖公九年》
219.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論語·子路》
220.上有好者,下必有甚焉者矣。——《孟子·滕文公上》
221.刑過不避大臣,賞善不遺匹夫。——《韓非子·有度》:懲罰有罪過的人,即使大臣也不能放過;賞賜做好事的人,即使平民百姓也不能漏掉。
222.公生明,偏生暗。——《荀子·不茍》:公正就政治清明,偏私則政治黑暗。
223.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禮記·禮運》:在圣人治理的時代,天下是公有的。
224.國爾忘家,公爾忘私,利不茍就,害不茍去,惟義所在。——賈誼《新書·階級》
225.衡之于左右,無私輕重,故可以為平;(獲取更多高中作文素材請搜索關注微信公眾號:高中語文作文)繩之于內外,無私曲直,故可以為正。——《淮南子主術訓》:考察左右的人,任用沒有偏私,才可以算作公平;監督朝廷內外,判別是非沒有偏頗,才可以算作正直。
226.治國有常,而利民為本。——《淮南子·泛論訓》
227.公正無私,一言而萬民齊。——《淮南子·修務訓》
228.奉公如法則上下平。——《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229.不別親疏,不殊貴賤,一斷于法。——《史記·太史公自序》
230.臨官莫如平,臨財莫如廉。——劉向《說苑·正理》
231.圣人不敢以親戚之恩而廢刑罰,不敢以怨仇之忿而廢慶賞。——徐干《中論·賞罰》
232.鞠躬盡瘁,死而后已。——諸葛亮《后出師表》
233.有公心必有公道,有公道必有公制。——傅玄《傅子·通志》
234.發號施令,在乎必行;賞德罰罪,在乎不濫。——包拯《論星變》
235.有功則賞,有罪則刑。——司馬光《進修心治國要札子狀》
236.惟公則生明,惟廉則生威。——石成金《傳家寶·紳瑜》
237.人人好公,則天下太平;人人營私,則天下大亂。——劉鶚《老殘游記》第九回
中學生寫作指導、寫作素材、優秀作文以及有獎活動
盡在“作文網”微信公眾號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作文網微信
ID:www_zuowen_com
關于我們 | 營銷合作 | 友情鏈接 | 網站地圖 | 服務協議 | 投稿須知 | 問題反饋 | 聯系我們
京ICP備09032638號-30 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備案編號:1101081950號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56762110 舉報郵箱:wzjubao@tal.com
作文網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5-2021 www.jialitanye.com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