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格斯說:“為了進行斗爭,我們必須把我們的一切力量擰成一股繩,并使這些力量集中在同一個攻擊點上。”雖說物競天擇,適者生存,但當今世界早已不是小國寡民的孤島時代。因此,我們須淡化互爭之道,懷揣互助之心,共筑人類命運共同體。
我們毫不猶豫地用競爭觀念來解釋萬事萬物的存在,物競天擇,優勝劣汰等叢林法則是我們早就總結出來的定理。競爭取勝的理念、行為和智慧貫穿整個人類的生存史,競爭生存是人類存在的核心理念,整個人類的生存史就是一部競爭史,不競爭不得活,這幾乎是深入人骨髓的真理。所謂“一將功成萬骨枯”,競爭往往只能決出勝負,多方付出巨大的代價成就一個贏家。當然,這些競爭有時代和階級必然性,但是我們活在和諧共處的時代,唯互幫互助,雙贏才是王道。
一兵不能成將,獨木不能成林。崢嶸歲月中,革命先驅不忍山河受難,于暗淡世間振臂吶喊;血性兒女,或為守衛山河,喋血沙場,或在沒有硝煙的戰場,籌謀交鋒,甘做隱形的守護者。而我們立身于今,亦知個體不可能成為一座孤島,懷揣“青山一道同風雨,明月何曾是兩鄉”的互助精神。且看“90后”北京海淀消防隊員馮振為救助隊友和群眾,力竭犧牲;且看“只要有一口吃的,就堅決不能讓K396乘客餓著!”北京門頭溝落坡嶺社區的居民們“成鍋成鍋給大家弄疙瘩湯、面條湯,把家里所有能吃的東西拿了出來”。他們不過是這世界平凡而渺小的微塵,卻迸發出偉大而深沉的力量。互助的力量在大地上激蕩、傳遞,我們既是互助力量的施予者也是受益者。
于個體而言,在互助中能夠自我成長;于社會而言,在互助中成就安定,推動社會的車輪向前。如若個人只為競爭,行利己之道,摒棄互助之心,那世界難有太平安寧之日。個人的力量雖似星火,但永恒綿長,如若匯聚,必將成為炬火。
從春秋時期的秦晉之好,到三國時期的吳蜀結盟;從絲綢之路到如今的中巴友誼,無不體現出中國自古以來崇尚友好相處,互助互利。今日中國,向他國伸出援手,孟子的“得道多助”,才有了固若金湯的城池和不容小覷的國家實力。艾斯奇提出“磚石整體”原理,才有了團結互助的世界和情同手足的國家真情懷。大道之行,天下為公,向著共同的目標攜手共進,一路披荊斬棘,終可抵達互助的彼岸。
我們雖懷互助之心,但也需競爭,以更好地發展。以互幫互助為基礎,適當競爭,以共同得力。單則易折,眾則難推。巨人高舉互助的火炬,奔跑在人心的曠野,不覺間互助和煦如風,拂遍原野。
中學生寫作指導、寫作素材、優秀作文以及有獎活動
盡在“作文網”微信公眾號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作文網微信
ID:www_zuowen_com
關于我們 | 營銷合作 | 友情鏈接 | 網站地圖 | 服務協議 | 投稿須知 | 問題反饋 | 聯系我們
京ICP備09032638號-30 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備案編號:1101081950號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56762110 舉報郵箱:wzjubao@tal.com
作文網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5-2021 www.jialitanye.com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