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事要留有余地、留有后路。那種說“要斬斷自己的退路,才能更好地贏得出路”的人是一種絕境或決戰的無奈。不可否認,有時如果身后無退路,人們就會集中全部精力,勇往直前,為自己贏得出路。但那是絕處逢生之舉,在正常情況下沒有人愿意主動斬斷退路,反而,還是多一些余地和后路好。
做事時間上要留有余地。計劃不如變化快,變化不如電話快,日常做事,時間上要留有余地,給自己也是給他人,但一定要按計劃執行。比如趕火車,要適當提前到車站,為一些意外之事留有余地。比如一些事要事前做些準備,免得臨時倉促——昨晚多幾分鐘的準備,今天就可能少幾小時的麻煩。
做事空間上也要留有余地,留得肥大能改小,惟愁瘠薄難復肥。比如,話不要說的太滿,這樣才能容納一些意外,以免下不了臺;投資要留有后路,冒險沒有關系,但當承擔風險時,不要賭上全部財產;做事不能太絕,這樣才能給自己留有后路,以免不可收拾。做事就要留有后路,不要狠狠地把門“砰”地關上,因為很可能你還要回來。
其實,留有余地和后路,并不能依多少和大小來衡量。比如雕刻,行家都知道,內距宜小不宜大,外距宜大不宜小,切記雕刻是減法。韓非子在《說林-下篇》中講到雕刻的道理,“刻削之道,鼻莫如大,目莫如小。鼻大可小,小不可大也;目小可大,大不可小也。舉事亦然,為其不可復也,則事寡敗也。”這段話的意思是說,工藝木雕的要領,首先在于鼻子要大,眼睛要小。鼻子雕刻大了,還可以改小,如果一開始便把鼻子給刻小了,就沒有辦法補救了。同樣道理,初刻眼睛要小,小了還可以加大。為人做事,也是一個道理,凡事要留有余地,留有后路,只有這樣,才不至于遭遇失敗。
為人處事不但要給自己留余地和后路,也要給別人留有余地。我們老家是山區,盛產柿子。有一年回老家,正逢晚秋柿子收完的時節,我發現山坡的樹上零零星星還掛著柿子。本以為是老鄉的遺漏,后來得知是老鄉刻意地不采凈,留在樹上少量的柿子是給喜鵲吃的。因為過去有過教訓,有一年把樹上的柿子都采凈了,恰逢這一年遇到雪災,喜鵲找不到吃的都餓死了,第二年柿子樹遭到了蟲災。可見,凡事不能做到極致,給別人讓出退路,就是給自己掃清障礙;給別人留有余地,也就是給自己留下了一片天地。人不是生活在一時一刻,也不是與人只有一次接觸。聰明人懂得給自己留退路,懂得給他人留余地。表面上是寬容了別人,而實際上也是為自己鋪路。否則,就會陷入死胡同,使自己前無出路、后無退路。
與人與己都要留有余地,為此要做到:路徑窄處,留一步讓人走;滋味濃時,減三分請人嘗。知人不必言盡,留三分余地與人,留些口德與己;責人不必苛盡,留三分余地與人,留些肚量與己;才能不必傲盡,留三分余地與人,留些內涵與己;鋒芒不必露盡,留三分余地與人,留些深斂與己;有功不必邀盡,留三分余地與人,留些謙讓與己;有理不必爭盡,留些余地與人,留些寬和與己;氣勢不必倚盡,留三分余地與人,留些厚道與己;富貴不必享盡,留三分余地與人,留些福澤與己;凡事不必做盡,留三分余地與人,留些余德與己。生活不要安排太滿,人生不要設計太擠。做事多給自己留空間,好讓自己可以從容轉身。留一點好處讓別人占,留一點道路讓別人走,留一點時間讓自己思考。任何時候都要記得給人生留點余地,得到時不沾沾自喜,失去時不郁郁寡歡,得失之間淡定從容。
中學生寫作指導、寫作素材、優秀作文以及有獎活動
盡在“作文網”微信公眾號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作文網微信
ID:www_zuowen_com
關于我們 | 營銷合作 | 友情鏈接 | 網站地圖 | 服務協議 | 投稿須知 | 問題反饋 | 聯系我們
京ICP備09032638號-30 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備案編號:1101081950號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56762110 舉報郵箱:wzjubao@tal.com
作文網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5-2021 www.jialitanye.com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