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是我茫茫書海中最令我記憶猶新的了。它用偉大經歷與平凡故事的完美結合向我們陳述了一個道理:我們應該吧我們每個人生活的每一天當做生命的最后一天來度過,這樣的一種生活態度可以大大提高生命的價值。我們應該懷著一顆感恩的心,優雅從容、朝氣蓬勃的度過每一天。
書一頁一頁翻開,內容呈現:主人公海倫·凱勒出生后,只度過了19個月享有光明的日子。作者在第二年那個可怕的'二月里,她突然生病,并且高燒不退。醫生們的診斷的結果是急性的胃充血以及腦充血,并且斷言她根本不可能活下去了。但在之后的某一個清晨,“我”的高燒突然退了,讓人歡喜卻還讓人憂啊,因為“我”喪失了本有的聽力與視力。之后“我”意識到了自己與別人的不同,一蹶不起,精神萎靡。父母很是著急,就請來了莎莉文老師,海倫·凱勒的幼稚與任性像突尖的棱角一樣慢慢被磨平、啃嚙,老師也在慢慢地教她許多道理。海倫·凱勒接受了老師的正確引導,心里也健康了起來。為了實現上自己夢寐以求的大學,她奮起直追。功夫不負有心人,海倫·凱勒的不懈努力終將鑄造成功,她成為了第一個讀哈佛大學的殘疾人。
在許多故事中,奄奄一息的主人公通常在最后一分鐘,由于奇跡的發生而幸免一死,然而從此他的價值觀也會發生徹底的改變。獲得新生后,他更加領悟了生命及其永恒的精神價值的意義。常常可以看到,那些生活在或者曾經生活在死亡陰影中的人們,對他們所做的每件事情都賦予了一種醇美香甜之感。
在生活中,我們許多人的恒心與毅力往往不如那些殘疾人。這是因為我們的心態問題。我就是這樣一個例子:每當考試名落孫山時,我垂頭喪氣,不知奮起直追,而在怨天尤人;彈琴時,當我反復彈錯,我心中就會涌躍起一種莫名的煩躁,干脆不彈了……我們之所以這樣,是因為我們處于精神活潑、身體輕快的健康狀態,死亡簡直是遙不可及,我們難得想到它。日子可以無限制的延伸,時間還有很多,所以,我們總是做些無價值的工作,對生活的懶洋洋的態度是我們自己根本意識不到的。
所以,要想成為荊棘道路上的成功者,我們應該像海倫·凱勒那樣學習:學習她的價值觀,學習她的持之以恒,更要學習她對生活的感悟。這樣,我們才能更美好地迎接更精彩的明天!
中學生寫作指導、寫作素材、優秀作文以及有獎活動
盡在“作文網”微信公眾號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作文網微信
ID:www_zuowen_com
關于我們 | 營銷合作 | 友情鏈接 | 網站地圖 | 服務協議 | 投稿須知 | 問題反饋 | 聯系我們
京ICP備09032638號-30 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備案編號:1101081950號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56762110 舉報郵箱:wzjubao@tal.com
作文網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5-2021 www.jialitanye.com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