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常說:“安分守己”。只有認清自己的邊界,在自己專精領域中潛心研究,才能有突破。但“學科交融、融會貫通”,我們又常被教誨需有敢于打破邊界的精神。二者看似矛盾,但在我看來實則非也,只有守在邊界的同時勇于打破邊界,才能獲得更大發展。
守邊界才得以至精深。現代科學飛速發展,日新月異,每日都有著無數新學說的建立與舊學說的崩塌,一個人所有的精力是有限的,其所能擁有的知識也是有限的,若將精力分散過廣,只會造成所學皆為淺薄;唯有將精力集中于一點,才可能突破粗淺的困境,達到精深的境界。好比掘地,一簍能裝之土是有限而固定的,若分散而挖,只能使地下降一毫,而集中于方寸之間,則足以至深,學術亦是如此。故只有認清自己的邊界,集中于自己的方寸,才能得以突破至精深。
融邊界才可獲發展。現代文明的發展使社會分工越發明細,學科之間相互分離,但我們需認識到“沒有人是一座孤島”,只有聯系好一位位各有所長之人、一個個各有所精的領域,才可獲更大發展。一架飛機的起飛背后,是無數學科交叉的成果:飛機引擎的轟鳴,需經由燃料化學的研究;外殼的堅實,需得益于材料科學的相助;機翼的騰飛,需經由空氣動力學的測算……粗看之下,斷無聯系的學科在此完美融合,一飛沖天。同樣,一塊小小芯片背后,亦是如此,晶體力學,材料科學,量子力學,缺一不可。可見現代科學技術乃至人類文明的進步,全然離不開學科間的交融。
所以,文明與社會的發展,既不能有單一領域的淺嘗輒止,也不能有各個領域的武斷分離。欲達二者的統一與和諧,于個人,需要秉持鉆研精神,認清此邊界,努力在各自領域深耕;于集體,則需以包容態度,接納不同個體的進展,搭好各領域間的橋梁,將彼此相融的邊界融于宏觀統一的和諧關聯之中。集體的發展離不開個人的努力,個體的發展又離不開集體包容的環境和氛圍。
故邊界的“守”與“融”并非矛盾,而是相輔相成,現代唯美的發展既需要個體的守邊界,亦需要集體的融邊界,只有當二者相融合、微觀宏觀達統一之時,才能獲得更大突破。
中學生寫作指導、寫作素材、優秀作文以及有獎活動
盡在“作文網”微信公眾號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作文網微信
ID:www_zuowen_com
關于我們 | 營銷合作 | 友情鏈接 | 網站地圖 | 服務協議 | 投稿須知 | 問題反饋 | 聯系我們
京ICP備09032638號-30 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備案編號:1101081950號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56762110 舉報郵箱:wzjubao@tal.com
作文網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5-2021 www.jialitanye.com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