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后君子。”君子人格中仁義禮智信的“質”與得體的言談舉止這一“文”相互配合,才能達到“文質彬彬”的理想境界。自然山水也遵循同樣的道理。只有山,顯呆滯;只有水,覺空浮。唯山水相依、彬彬合度,才見靈動秀美。人生也相似,單打獨斗是難以有所作為的,唯有合作共贏,方能如山水相依,開拓出一片天地。
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shù)。山與水的相逢和彼此成就,就如同山與水有意的合作,相互映襯之下達到了共贏的效果。事實上,不同的事物各有各的特點和優(yōu)劣,單個的事物很難進行自我補足,只有不同的事物互相補充,互相以彼之長補我之短,才能達到更和諧的境地。生物學中有一種共生關系:根瘤菌為豆科植物提供氨鹽,豆科植物為根瘤菌提供營養(yǎng),二者相互依賴,最終豆科植物產(chǎn)量提高,根瘤菌也順利生存繁衍。在這一過程中,二者彼此成就,缺一不可,詮釋了合作共贏的意義。合作的雙方,如同帆遇到了風,能一起輕快地到達遠方。
是以我們在日常生活中要學會合作,集眾人之力,達成更大的目標。歷史上唐太宗從諫如流,魏征直言敢諫,最終成就了一段“明主賢臣”的佳話;伯樂識千里馬,千里馬被重用,而伯樂也因識人而流芳千古;鮑叔甘居管仲之下,兩人通力合作終輔佐齊桓公成一代霸主。在學習和生活中,我們同樣也要學會合作,與同學、伙伴共同進步,彼此成就。
中華文明素來是“尚和”“尚群”的文明,幾千年薪火相傳,合作的精神、辯證的思想依然熠熠生輝。老子寫道:“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一語道出“有”與“無”之間相互依存、借助對方從而發(fā)揮各自效用的關系。絲綢之路連接中西,在“尚和”“尚群”思想的影響下,中西的物資和文化得以交流融合,雙方物質文化的交流又使得彼此的文明進一步發(fā)展繁榮!吧讲辉诟撸邢蓜t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仙依山而居,龍伏水而棲,山、水又因仙、龍出名而富有靈韻,展現(xiàn)出古人眼中山與仙、水與龍之間彼此成就的合作共贏。
如今,中國仍秉承合作共贏的精神,與世界各國家、各民族攜手合作,不僅帶動了經(jīng)濟的發(fā)展,更促進了世界的和平。
山與樹與水相互依托,成就彼此;讓我們也以合作共贏的胸襟氣度相互合作,相互成就。如此,世界才更加和諧美好。
中學生寫作指導、寫作素材、優(yōu)秀作文以及有獎活動
盡在“作文網(wǎng)”微信公眾號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作文網(wǎng)微信
ID:www_zuowen_com
關于我們 | 營銷合作 | 友情鏈接 | 網(wǎng)站地圖 | 服務協(xié)議 | 投稿須知 | 問題反饋 | 聯(lián)系我們
京ICP備09032638號-30 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備案編號:1101081950號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56762110 舉報郵箱:wzjubao@tal.com
作文網(wǎng)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5-2021 www.jialitanye.com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