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作文網!
        • 官方微信

          作文網微信

          (www_zuowen_com)
          一手好文 一生受用

        作文 > 寫作素材 > 考場素材包 > 名家名篇:杜甫

        名家名篇:杜甫

        2008-11-18 來源:我得網

          杜甫(712—770),字子美,盛唐大詩人。原籍湖北襄陽,生于河南鞏縣。初唐詩人杜審言之孫。唐肅宗時,官左拾遺。后入蜀,友人嚴武推薦他做劍南節度府參謀,加檢校工部員外郎。故后世又稱他杜拾遺、杜工部。

          杜甫和李白齊名,世稱“李杜”。他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的宏偉抱負。他熱愛生活,熱愛人民,熱愛祖國的大好河山。他嫉惡如仇,對朝廷的腐敗、社會生活中的黑暗現象都給予批評和揭露。他同情人民,甚至幻想著為解救人民的苦難甘愿做自我犧牲。

          杜甫是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一生寫詩一千四百多首。其經歷和詩歌創作可以分為四期。

          一,讀書和漫游時期(三十五歲以前)

          這一時期曾先后游歷吳、越(今江浙一帶)和齊、趙(今山東北部、河北南部),其間曾赴洛陽應舉,不第。以后在洛陽遇李白,二人結下深厚友誼,繼而又遇高適,三人同游梁、宋(今開封、商丘)。后來李杜又到齊州,分手后又遇于東魯,再次分別,就沒有機會再見面了。

          二、困居長安時期(三十五至四十四歲)

          這一時期,杜甫先在長安應試,落第。后來向皇帝獻賦,向貴人投贈,過著“朝扣富兒門,暮隨肥馬塵,殘杯與冷炙,到處潛悲辛”的生活,最后才得到右衛率府胄曹參軍的小官。這期間他寫了《兵車行》、《麗人行》等批評時政、諷刺權貴的詩篇。而《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尤為著名,標志著他經歷十年長安困苦生活后對朝廷政治、社會現實的認識達到了新的高度。

          三、陷賊和為官時期(四十五至四十八歲)。

          安史之亂爆發,潼關失守,杜甫把家安置在鄜州,獨自去投肅宗,中途為安史叛軍俘獲,押到長安。他面對混亂的長安,聽到官軍一再敗退的消息,寫成《月夜》、《春望》、《哀江頭》、《悲陳陶》等詩。后來他潛逃到鳳翔行在,做左拾遺。由于忠言直諫,上疏為宰相房琯事被貶華州司功參軍。其后,他用詩的形式把他的見聞真實地記錄下來,成為他不朽的作品,即“三吏”、“三別”。

          四、西南飄泊時期(四十八至五十八歲)。

          隨著九節度官軍在相州大敗和關輔饑荒,杜甫棄官,攜家隨人民逃難,經秦州、同谷等地,到了成都,過了一段比較安定的生活。嚴武入朝,蜀中軍閥作亂,他漂流到梓州、閬州。后返成都。嚴武死,他再度飄泊,在夔州住兩年,繼又漂流到湖北、湖南一帶,病死在湘江上。這時期,其作品有《水檻遣心》、《春夜喜雨》、《茅屋為秋風所破歌》、《病橘》、《登樓》、《蜀相》、《聞官軍收河南河北》、《又呈吳郎》、《登高》、《秋興》、《三絕句》、《歲晏行》等大量名作。

          綜觀杜甫一生思想是“窮年憂黎元”,“致君堯舜上”,所以他的詩歌創作,始終貫穿著憂國憂民這條主線,由此可見杜甫的偉大。他的詩具有豐富的社會內容、強烈的時代色彩和鮮明的政治傾向,真實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亂前后一個歷史時代政治時事和廣闊的社會生活畫面,因而被稱為一代“詩史”。杜詩風格,基本上是“沉郁頓挫”,語言和篇章結構又富于變化,講求煉字煉句。同時,其詩兼備眾體,除五古、七古、五律、七律外,還寫了不少排律,拗體。藝術手法也多種多樣,是唐詩思想藝術的集大成者。杜甫還繼承了漢魏樂府“感于哀樂,緣事而發”的精神,擺脫樂府古題的束傅,創作了不少“即事名篇,無復依傍”的新題樂府,如著名的“三吏”、“三別”等,對后來元白的“新樂府運動”產生了積極影響。生平詳見《舊唐書》卷一九○。有《杜工部集》。

          望岳

          【題解】

          杜甫《望岳》詩,共有三首,分詠東岳(泰山)、南岳(衡山)、西岳(華山)。這一首是望東岳泰山。開元二十四年(736)年,二十四歲的詩人開始過一種“裘馬清狂”的漫游生活。此詩即寫于北游齊、趙(今河南、河北、山東等地)時,是現存杜詩中年代最早的一首,字里行間洋溢著青年杜甫那種蓬蓬勃勃的朝氣。

          【原文】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

          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

          蕩胸生層云,決眥入歸鳥。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兵車行

          【題解】

          見《杜工部集》,約作于唐玄宗天寶十載(751)。是年,唐征伐作戰,大肆征兵,致使民無寧日。杜甫有感于此,作《兵車行》以抒其憤忿之意。

          【原文】

          車轔轔,馬蕭蕭,行人弓箭各在腰。

          耶娘妻子走相送,塵埃不見咸陽橋。

          牽衣頓足攔道哭,哭聲直上干云霄。

          道旁過者問行人,行人但云點行頻。

          或從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營田。

          去時里正與裹頭,歸來頭白還戌邊。

          邊庭流血成海水,武皇開邊意未已。

          君不聞漢家山東二百州,千村萬落生荊杞。

          縱有健婦把鋤犁,禾生隴畝無東西。

          況復秦兵耐苦戰,被驅不異犬與雞。

          長者雖有問,役夫敢申恨?

          且如今年冬,未休關西卒。

          縣官急索租,租稅從何出?

          信知生男惡,反是生女好。

          生女猶得嫁比鄰,生男埋沒隨百草。

          君不見,青海頭,古來白骨無人收。

          新鬼煩冤舊鬼哭,天陰雨濕聲啾啾。

          春望

          【題解】

          唐蕭宗至德元年(756年)七月,杜甫得知肅宗在靈武(今寧夏靈武縣)即皇帝位,便把家小安頓在鄜州(今陜西富縣)的羌村,只身投奔,途中為安史叛軍所俘,押往長安,次年春天才得脫身。在被迫留居長安的日子里,他寫了許多反映淪陷區生活的詩篇,或感時憂國,或思家念親,《春望》就是作于此時的一篇代表作。

          【原文】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石壕吏

          【題解】

          見《杜工部集》。為《三吏》之一,作于公元759年。安史之亂后,唐由盛變衰,國不成國,民無寧日。是年,作者經新安、石壕等地流離遷徒,目睹官吏征丁后有感而作。《三吏》,分別為《新安吏》《石壕吏》《潼關吏》。石壕,今河南省三門峽市東南。

          【原文】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老翁逾墻走,老婦出門看。

          吏呼一何怒!婦啼一何苦!

          聽婦前致詞:“三男鄴城戌。”

          一男附書至,二男新戰死。

          存者且偷生,死者長已矣!

          室中更無人,惟有乳下孫。

          有孫母未去,出入無完裙。

          老嫗力雖衰,請從吏夜歸。

          急應河陽役,猶得備晨炊。

          夜久語聲絕,如聞泣幽咽。

          天明登前途,獨與老翁別。

          新婚別

          【題解】

          杜甫“三列”中的《新婚別》,精心塑造了一個深明大義的少婦形象。此詩采用獨白形式,全篇先后用了七個“君”字,都是新娘對新郎傾吐的肺腑之言,讀來深切感人。

          【原文】

          兔絲附蓬麻,引蔓故不長。

          嫁女與征夫,不如棄路旁。

          結發為君妻,席不暖君床。

          暮婚晨告別,無乃太忽忙!

          君行雖不遠,守邊赴河陽。

          妾身未分明,何以拜姑嫜?

          父母養我時,日夜令我藏。

          生女有所歸,雞狗亦得將。

          君今往死地,沉痛迫中腸。

          誓欲隨君去,形勢反蒼黃。

          勿為新婚念,努力事戎行!

          婦人在軍中,兵氣恐不揚。

          白嗟貧家女,久致羅襦裳。

          羅襦不復施,對君洗紅妝。

          仰視百鳥飛,大小必雙翔。

          人事多錯迕,與君永相望!

          蜀相

          【題解】

          見《杜工部集》。約作于上元元年(760年)。是年暮春,杜甫搬到浣花溪草堂,得暇赴成都武侯祠游覽、憑吊,作了這首《蜀相》,以抒述婉惜之情。

          【原文】

          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

          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

          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春夜喜雨

          【題解】

          見《杜工部集》,作于上元二年(公元761年)春,是杜甫晚年“飄泊西南”時在成都所作。詩人在對春雨的描述之中,流露出其對春雨的喜悅之情。

          【原文】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野徑云俱黑,江船火燭明。

          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

          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題解】

          見《杜工部集》,作于公元761年,時值安史之亂尚未平定之際。上元元年(760)春,杜甫得親友資肋,于成都西郭外浣花溪畔蓋一草堂,以安頓其家。翌年八月,草堂為秋風所破,杜甫百感交集,作文《茅屋為秋風所破歌》以記之。

          【原文】

          八月秋高風怒號,

          卷我屋上三重茅,

          茅飛渡江灑江郊。

          高者掛罥長林梢,

          下者飄轉沉塘拗。

          南村群童欺我老無力,

          忍能對面為盜賊,

          公然抱茅入竹去。

          唇焦口燥呼不得,

          歸來倚仗自嘆息。

          俄頃風定云墨色,

          秋天漠漠向昏黑。

          布衾多年冷似鐵,

          嬌兒惡臥踏里裂。

          床頭屋漏無干處,

          雨腳如麻未斷絕。

          自經喪亂少睡眠,

          長夜沾濕何由徹!

          安得廣廈千萬間,

          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

          風雨不動安如山!

          嗚呼!

          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

          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

          聞官軍收復河南河北

          【題解】

          見《杜工部集》。代宗廣德元年(763)正月,史朝義(史思明之子)兵敗,自縊于林中,其將田承嗣,李懷仙皆舉地降。至此,河南、河北地區相繼收復。時杜甫寓居梓州(今四川三臺),乃作此詩。河南河北,指今洛陽一帶及河北北部。

          【原文】

          劍外忽傳收薊北,初聞涕淚滿衣裳。

          卻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詩書喜欲狂。

          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

          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

          絕句四首(其一)

          【題解】

          杜甫的七言絕句不多,然而這一首卻是中國最流行的小詩之一。它通俗易懂,平白如話,卻又深含了詩人的審美理想,極受文人學者所推許,可說是以俗為雅,雅俗共賞。

          【原文】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

          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

          旅夜書懷

          【題解】

          《旅夜書懷》,是杜甫離開成都,攜家乘舟東下,經過渝州(四川重慶)、忠州(四川忠縣)時(765年)寫的。

          他早歲雖有“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的理想,到頭來什么事都沒有做成,只落得年老多病,親朋零落,只身飄泊,置身于這樣浩渺的江上,自己仿佛是天地間的一只沙鷗,飛往哪里去呢?寂寞啊,寂寞!作者的感慨是很深沉的。

          【原文】

          細草微風岸,危檣獨夜舟。

          星垂平野闊,月涌大江流。

          名豈文章著,官應老病休。

          飄飄何所似?天地一沙鷗。

          登高

          【題解】

          見《杜工部集》,寫于唐代宗大歷二年(767)秋,時其流落夔州(今四川奉節)。古九月九有登高習俗,此詩即杜甫登高有感而作,抒寫其長年飄泊、老病孤愁之感。

          【原文】

          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

          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江南逢李龜年

          【題解】

          李龜年,唐朝開元、天寶年間的名樂師。杜甫年青時在洛陽曾聽過他的演唱。晚年飄泊江南后,杜甫竟與樂師異地重逢。這時候距“安史之亂”以前的“盛唐時期”已經十多年了,詩人和李龜年都是晚年了,在這樣的境地相逢,有回憶,有傷感。于是,詩人用非常含蓄的語言,說出了昔盛今衰的感慨。

          【原文】

          岐王宅里尋常見,崔九堂前幾度聞。

          正是江南好風景,落花時節又逢君。

        不夠精彩?再來一篇
         
        廣告合作請加微信:17310823356

        關于我們 | 營銷合作 | 友情鏈接 | 網站地圖 | 服務協議 | 投稿須知 | 問題反饋 | 聯系我們

        京ICP備09032638號-30 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備案編號:1101081950號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56762110 舉報郵箱:wzjubao@tal.com

        作文網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5-2021 www.jialitanye.com . All Rights Reserved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热の有码热の无码视频| 999zyz色资源站在线观看| 中文无码一区二区不卡αv| 一本一道波多野结衣大战黑人| a毛片a毛片a视频| 亚洲大成色www永久网址| 色综合色综合久久综合频道| 精品人妻系列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正在播放pppd| 日韩精品中文字幕无码专区| 少妇人妻精品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嫩草影院av| 国产一级特黄a大片免费| 人妻少妇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 加勒比黑人在线|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久久秋霞小| 久久伊人男人的天堂网站| www.av小四郎.com| 免费观看黄色的网站| 99在线精品免费视频| 18禁男女爽爽爽午夜网站免费| 色情无码www视频无码区小黄鸭| 深夜福利网站在线| 日本成人不卡视频| 国精产品wnw2544a| 国产swag剧情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精品免费在线观看| 中文免费观看视频网站| 亚洲婷婷第一狠人综合精品| 精品人妻无码区在线视频| 最近免费中文字幕大全| 天天色影综合网| 国产亚洲欧美日韩俺去了| 亚洲日韩一区精品射精| 中文字幕在线看日本大片| 波多野结衣资源在线| 筱惠欲乱美女全文免费全文| 最近的免费中文字幕视频| 天堂在线免费观看mv| 国产一区二区福利|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高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