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9月特蕾莎逝世,葬于加爾各答。特蕾莎去世的噩耗傳來,引起了全世界更大的震動:在印度,成千上萬的普通人冒著傾盆大雨走上街頭,悼念他們敬愛的“特蕾莎嬤嬤”,政府宣布為她舉行國葬,全國哀悼兩天,總統為此宣布取消官方活動,總理親往加爾各答敬獻花圈、發表吊唁演說;從新加坡到英國,從新西蘭到美國,各國元首和政府首腦紛紛發表講話,為這位“仁慈天使”的逝世感到悲痛;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專門發表聲明向她致敬,羅馬教廷專門舉行彌撒為她追思;菲律賓紅衣主教梅辛稱她為“代表和平、代表犧牲、代表歡樂”的象征,甚至印度最大的清真寺的伊斯蘭教長布哈里也說,她是一位“永生的偉大的圣人”!
心懷大愛做小事
愛是一個古老的話題,也是一個永恒的話題,因為它永遠純粹,這絲毫無可置疑。而人總有向善的一面,純粹的愛能以光明之燈為黑暗指路。人可以不善,但必須有愛。無愛之源,便無生命之根。特蕾莎修女說:“我們在工作時,往往有一種危機,就是為工作而工作。只有我們為基督而工作的時候,尊重、愛心、熱忱才會出現。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將事辦得更盡善盡美!
現在我們在工作與學習中蘊藏著一個生計的危機感。這個危機感讓我們對生活中諸種善美熟視無睹,因而不能發現生活意義的美好。而心靈之所以虛泛動搖乃是因為我們沒有堅定的信仰。我們對這個世界抱以冷眼的旁觀,對愛的宣揚不敢茍同。我們活著孤獨,而微笑就在自己的嘴邊,物質卻讓它蒙蔽。
在書中特蕾莎修女還舉了一個例子:“澳洲一個有六七個孩子的家庭。他們開家庭會議,決定不買一部新電視機。他們希望能夠彼此相親相愛。他們需要的,已經彼此滿足了……他們終于擺脫了妨礙互助互愛,并得著愛的歡樂的東西了!
而對于愛的理解,在人們心中存在著迥異的態度。舉母愛為范例:對孩子的希望與失敗,有的母親會說:相信你自己,你會成功的,并給他以親切的吻;有的母親則會憂心忡忡地嘆息一番,然后以嚴肅的口吻告訴孩子:再不努力,以后只能去掃廁所當清潔工被人看不起。如果是在外人面前,出于面子的需要,則難保不訕訕地長嘆自己的孩子天生笨、沒辦法之類的話語。倘若成功則一定是“光耀門楣”、“光宗耀族”諸語。她們愛孩子只想給他們以名利的武裝。而有的母親卻必會祝賀他們:孩子,你終于成功,好樣的,這是你努力的成果。就像那個故事:在美國一位記者采訪某總統的母親,問她一定為她兒子的成功而自豪吧。那個母親卻這么說:“是的,不過我還有一個兒子正在田里挖土豆,我也為他自豪!逼降鹊膼凼亲鹬厝诵缘,而不應以利害為衡量的標準。
北村曾在《愛是幸福的寬慰——愛的沉思之二》中說,“擁有一件東西和愛一件東西是兩回事”,“愛需要和奉獻聯系在一起,愛是不需要回報的”。如果有一種愛蘊涵著自私、不義,這是不是愛呢?特蕾莎修女的回答如此之簡單:愛是基督給我們的回報。確實,當一個人愛著別人的時候,他是不會孤獨的,他相信著愛,并擁有了愛。和自己所愛的人生活在一起難道不是幸福的嗎?但愛有大愛與小愛的區分。所謂的“愛蘊涵著自私,不義”是在大愛與小愛的沖突中所促全的小愛。所以愛需要奉獻,以成就大愛。
“不要等待帶領,自發地逐個服侍吧。”
“我們感到所做的只不過是汪洋中的一滴水,但若缺了那一滴水,這汪洋總是少了一滴水。我不贊成做大事,在我看來個人才是重要的!
“我們不要說太多話:那么你們要做的是什么呢?拿起掃把,清理他人的房子,這就足夠了!
特蕾莎修女不但闡述純粹的愛是一種信念,更說明了履現這個信念要自覺從小事做起,馬上行動,而非被動地希翼一下成就大事,把時間浪費在空談上。她的做法比許多耽于玄思冥想的人更具有實踐與實際的態度。
樸素的語言,明了的道理:活著就是為了愛……
中學生寫作指導、寫作素材、優秀作文以及有獎活動
盡在“作文網”微信公眾號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作文網微信
ID:www_zuowen_com
關于我們 | 營銷合作 | 友情鏈接 | 網站地圖 | 服務協議 | 投稿須知 | 問題反饋 | 聯系我們
京ICP備09032638號-30 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備案編號:1101081950號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56762110 舉報郵箱:wzjubao@tal.com
作文網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5-2021 www.jialitanye.com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