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潘玉良
人物事例
中國著名女畫家、雕塑家,她出身貧寒,一歲喪父,兩歲喪姊,八歲喪母,后被舅舅收養,14歲時,被舅舅賣入青樓,后遇恩人潘贊化。在潘贊化的全力支持下,一個女人不畏低微的出生錘煉出藝術上一等一的才華,在精神氣度與秉賦上,值得我們寶貴、善待與尊重。
潘玉良在留學近九個年頭后回國,一度確實也在老師劉海粟及同學徐悲鴻執辦的美院當過教授,并且出版畫冊,舉辦展覽。可是,對這個當初被賣入青樓的女子,即使她學成回國人們也不原諒她。就是有人要拿她的歷史來毀損她,有人要在她的畫展上寫污言侮辱她,她已高價賣掉的作品也有人拿刀去劃開它。缺乏藝術眼光的人,甚至質疑她的作品是否為她親手所畫,她需要當場作畫來證明自己的真本事。1937年,42歲的潘玉良再次返回法國,此次一去40年,直至82歲終老,她再沒回過中國。
潘玉良不得不離開自己的國家再返法國后,便將余下的生命全投入在繪畫上了。因為她不入法國籍——過去的人總認為入外籍等同于不愛國,也不與畫廊簽約出售自己的作品——過去的人也認為金錢會玷污藝術的純潔性,她的生活一直在清苦里徘徊,靠零星賣點小畫與朋友的接濟過活,住得簡陋,吃得簡單,穿得隨便。為了省一省開支,她盡量買最便宜的顏料與畫布,畫畫的時候也盡量畫得薄一些,條件十分艱苦。
而她后半生在法國與他國所獲得的各項藝術殊榮,包括法國國家金質獎章、法國“自由藝術協會國際沙龍”銀質獎、法國文化教育一級勛章、比利時金質獎章……等等獎勵是多么沉甸甸。在民國與新中國時期,能得世界這么多殊榮的中國藝術家,大約就只有潘玉良一個人了。
(適用主題:磨礪,包容,卑微與偉大,堅持,放下等)
02
尼克·胡哲
人物事例
他天生沒有四肢,像一尊殘破的雕塑,但勇于面對身體殘障,常以此作為布道題材。胡哲從17歲起開始做演講,向人們介紹自己不屈服于命運的經歷。隨著演講邀請信紛至沓來,胡哲開始到世界各地演講,迄今已到過35個國家和地區。
10歲時的一天,他試圖把自己溺死在浴缸里,但是沒能成功。在這期間雙親一直鼓勵他學會戰勝困難,他也逐漸交到了朋友。直到13歲那年,胡哲看到一篇刊登在報紙上的文章,介紹一名殘疾人自強不息,給自己設定一系列偉大目標并完成的故事。他受到啟發,決定把幫助他人作為人生目標。這個曾被預言“永遠得不到愛”的人,成了一名全球知名的演說家,他現在擁有“金融理財和地產”學士學位。
(適用主題:永不放棄,奇跡,相信自己,頑強,屈服,心靈的強大等)
03
雷殿生
人物事例
瘦長身軀,清矍面龐,三尺黑發。欲歷時十年,徒步走完少數民族集散地及每個省、自治區、直轄市、港、澳、臺。2008年成為自唐朝以來首個徒步走出羅布泊的人。總行程大約85000公里,他個人搜集了中國最全面的民俗、生態、歷史資料,沿途拍攝了3萬余張照片,搜集了近2噸重的圖片、實物,他先后走掉了16個腳趾甲,穿爛了49雙鞋。
雷殿生背上的帳篷便是流動的家,無數次出生入死:經歷19次搶劫,身上多處受傷;遭遇數次風暴、泥石流、雪崩,險些喪命;路遇巨蟒,狂奔逃生;西藏無人區,夜遇狼群圍攻,燃鞭炮燒衣服才狼口余生;茫茫戈壁,干渴數天,只能喝自己的血和尿;在神農架,無物可食,生吞蛇肉充饑……九年艱辛,百味雜陳。飽受不解,也收獲無數鐵血俠義的朋友,友朋遍天下。
(適用主題:堅持,旅行者,圓夢等)
04
錢穆
人物事例
出身貧寒,早年多病,生活飄蕩,他憑借個人的聰穎,刻苦自修,由中學畢業而講學北大,并終成一家。他長年索居,后半生孤懸海外,卻自勵自強,晚年雙目失明,依然著作頗豐。他迷戀靜坐,決然戒煙,懂得生活,凡是提得起,放得下,灑落自在,不為物累。他讀書成癖,告誡學生從從容容讀書,平心靜氣,不為功利,讀書為學。撰寫《國史大綱》,闡揚民族文化史觀,被公推為中國通史最佳著作。1950年秋,在香港創辦新亞書院,使流亡學生得以弦歌不輟。妻子胡美琦說,他愛圍棋,卻從不與人對弈,更愛擺棋。錢穆的一生就如他擺的棋,不為目的,不爭輸贏。
中國學術界尊其為“一代宗師”,更有學者謂其為中國最后一位士大夫、國學宗師。他一生寫了1700多萬字的史學和文化學著作,在國內外學術界有著很大的影響。
(適用主題:從容,灑脫,刻苦,愛國,治學等)
中學生寫作指導、寫作素材、優秀作文以及有獎活動
盡在“作文網”微信公眾號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作文網微信
ID:www_zuowen_com
關于我們 | 營銷合作 | 友情鏈接 | 網站地圖 | 服務協議 | 投稿須知 | 問題反饋 | 聯系我們
京ICP備09032638號-30 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備案編號:1101081950號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56762110 舉報郵箱:wzjubao@tal.com
作文網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5-2021 www.jialitanye.com . All Rights Reserved